法律知识

养老金改革应重在提高企业养老金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6 08:46
人浏览
[导读]:行政、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改变,终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公共部门雇员的终身雇用制;而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扩展,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也提出了在制度安排上保持社会一致性的要求。所以,改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70年前的“罗斯福新政”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由此确立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建立与“新政”中实行的“以工代赈”,成为美国克服“大萧条”危机最重要的两条举措。

  重提这一往事,是因为中国正拟实行一项重要的养老改革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与机关公务员挂钩,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据悉,一旦改革,会把他们拉到和企业职工一样的标准。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企业月人均养老金只有1080元。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但是,如果此项改革真的像人们预计的那样,很快“一刀切”地向企业养老金看齐,那么,我们认为,就时机而言,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复兴。

  因为,养老保障的作用,在于消除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稳定的担忧,从而促使人们放心去消费。假如养老保障反使人们有后顾之忧,不敢去消费,那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这也就是“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为美国人民建立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正处于近1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要想保持一定的增速并奠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必须有赖于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提振。扩大消费还得靠所谓的中产阶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是中产阶层的主体部分之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