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保跨省报销实行难 医保转移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7 10:01
人浏览

  2009年12月31日深圳退保人数太多,管理方不得不设置隔离栏并专门发号,确保大厅不堵塞。丁玎摄

  ◎养老保险在同一个省转移还不算难,最难的是全国范围内的转移,手续非常复杂,还规定必须由本人办理。但有多少人会为了金额并不多的养老金,会去办那么复杂的转移手续,一张往返的机票钱,可能就已经冲抵掉不少养老金。

  ◎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退休老人在当地看病,钱是从左裤兜放到右裤兜,而医保跨地区转移就像“把钱放在别人兜里”,这就使得很多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接受医保的异地转移和报销。

  ◎如果医保可以异地转移,像广州这样医疗资源丰富、待遇好的地区将会受到很大挑战。

  ◎广东的探索表明,社保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操作层面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专家认为《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国务院应该尽快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才能保证顺利实施。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异地就医报销难、医保转移难,社会保险面临的重重障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0月28日下午,《社会保险法》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后表决通过,此时,距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社会保险法》草案已近3年。

  有专家指出,社保地方立法,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从2006年开始就开始探索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2008年深圳又启动医保异地结算,但目前也有许多迈不过的坎。广东的探索表明,社保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操作层面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他认为《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国务院应该尽快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才能保证它顺利实施。不然再好的法律也只是“画饼充饥”。

  确实,“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社会保险法》寄托了人们无限希望,怎样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梦想变成现实,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缴费不足15年如何转保

  如果在当地继续参保,当地会要求参保人把单位该缴的部分补足直到15年为止,然而由于这些地区多为发达地区,单位缴费较高,而参保人多为打工阶层,这一大笔费用无法承担,最后只有选择一次性领取

  朱秋花是梅州市五华县人,1998年来深圳打工,2001年开始在深圳买社保,直至现在,已经缴纳了10年6个月的社会保险。

  今年8月4日,朱秋花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0岁,由于没有深圳户口,被告知到退休年龄后就不能继续在深圳缴纳养老保险,而且由于缴费年限没满15年,也不能在深圳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也就是说,她要么选择转保回老家,要么选择在深圳退保。

  这些日子朱秋花为自己的权益辗转于梅州、深圳之间,然而深圳称只能退保,五华县不同意转保。深圳称执行特区养老保险条例没有错,五华称执行广东养老保险省内转移办法,符合规定。

  养老保险可转移,早在2006年广东就出台了有关省内可转移接续的文件。去年底,国家又有政策明文规定,在全国范围养老保险可转移,但是在实施起来并不顺利。

  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在外打工人员都有类似朱秋花的遭遇。即使不是在深圳特区这样有地区性社保政策的地区,其他的地区政府同样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为非户籍人口提供续保,而当事人户籍所在地又不接受转移接续,于是“皮球”便被踢来踢去。

  “在国家出台养老保险全国转续的大背景下,朱秋花的遭遇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显然是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扯皮,而不顾参保人的利益。”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玉娟认为。类似的情况让外来务工人员对购买养老保险没有信心,因此每到年底珠三角各地都会出现外来工“退保潮”。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转移接续难,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据深圳市社保部门统计,2009年深圳共有580多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保人数达100万人次。

  然而有了《社会保险法》,能不能解决“踢皮球”事件?看来还是有难度,主要是政策操作起来有难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朱秋花在当地继续参保,当地会要求参保人把单位该缴的部分补足直到15年为止,然而由于这些地区多为发达地区,单位缴费较高,而参保人多为打工阶层,这一大笔费用无法承担,最后只有选择一次性领取。

  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建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出台解决问题的细则,比如说参保人只能补缴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就不要求他补缴单位那部分,但相应可规定今后领取养老金待遇则可以减少,而不是按本地居民的待遇领取。

  “其实异地转移最难操作的是以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转回原籍的人,他们以前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这笔钱由谁来补,不解决这个问题,转移就会有阻力。”一位研究社保法多年的专家说。

  著名财经评论员苏小和说,养老保险在同一个省转移还不算难,最难的是全国范围内的转移,而且手续非常复杂,还规定必须由本人办理。但有多少人为了并不多的养老金,会去办理那么复杂的转移手续,从深圳跑到北京,或者从上海跑到广州,一张往返的机票钱,可能就已经冲抵掉不少养老金。

  医保跨省报销谁来协调

  异地医保报销医疗费,关键是要建立异地协作机制,以便于异地就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结算。这关系到省与省之间的协调,因此难操作

  前年,四川成都的刘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广州的女儿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因为外地的医保在广州不通用。老刘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广州,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政策。于是,为了不拖累女儿,老刘最终不得不回了四川老家。

  但老人年纪大了,确实需要儿女照顾。今年初,广州启动了异地医保结算制度,当刘老先生的女儿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又把老爸接到了广州,她心里对广州新的医保政策充满感激。

  然而前两个月刘老先生因病住院,她才感到原来医保地区间的障碍并不是一个决定或文件就能“冰雪消融”。原来广州、成都两地异地医保结算,只是开展了代办业务,由于两地能报销的药品不同,只有一些普通的药才能在广州结算,大多数的药品还是需要回成都结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