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甘肃2010医院医保工作总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8 17:27
人浏览

  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卫生部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创新破难,在加强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工作,推进行业作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总结

  (一)圆满完成抢险救灾卫生救援任务。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省卫生厅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省级医疗救援队伍,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中,组织全省军地卫生部门各类医疗卫生人员1037人参与卫生救援,采购救灾医用物资31.2万件(台、个等),调运防疫食材160余吨,发放中药汤剂40多万人次,48小时实现了医疗救治、卫生防疫、饮用水及食品安全“三个全履盖”。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消杀灭工作和高腐尸体处理、疫苗接种、传染病网络监测、卫生监督检测、健康教育,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一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截至2010年底,全省参合农民为1910.32万人,参合率达到95.72%,筹集资金27.78亿元,累计补偿1544.97万人次,基金使用率为67%。开发了新农合管理平台,在全省免费推广使用。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推进。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6个市州、50个县(市、区)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率分别达到93.31%、68.36% 和71.97%。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覆盖率达到87.54%,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60%的目标任务,成为全国进度最快的8个省之一。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2009年底至2010年,国家共安排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769个,目前已竣工504个,另有240个正在建设。兰州嘉峪关金昌三市率先实现了“120”急救网络全覆盖。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全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997亿元,人均达到15.2元。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较好落实,初步建立了按岗定酬、按业绩取酬的绩效考核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方式转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临夏、陇南、庆阳、酒泉等市县成立了资金核算中心,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五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起草完成了《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在庆阳、金昌两市进行试点;在公立医院中广泛推行了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加强了公立医院中医药工作,建立健全了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患者维权工作制度,开展医德医风警示教育等活动,过度医疗得到有效治理。

  (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全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去年下降19.3%,报告质量从2009年全国第26位上升到第22位,取得历年最好成绩。完成16.7万名大学生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全省8月龄至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9.04%,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11908人,获得卫生部先进组织奖。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2009年的36.24/10万下降到33.2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9年的10.97‰下降到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9年的12.41‰下降到11.35‰。卫生执法监督规范有序,全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396人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132户次,查处投诉举报案件118起,查封医疗器械1577件、药品5696公斤。妥善处置古浪、瓜州、肃北3起职业病事件。食品监管保障有力,整治重点地区2431个,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纪案件5013起,问题乳粉清查清缴成效显著,农村“一专三员”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依托省政府政务大厅受理行政许可5509件(次),连续两次荣获“优秀服务窗口”称号。

  (四)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投入5000万元,评选产生了151名领军人才;全年举办7场技术比武省级决赛,产生了2名省级劳模、64名省级技术标兵。全年派出322人次赴国外学习进修,安排3个月以上省内进修2968人,省外进修652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完成率达到95.14%,完成200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和95名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大专学历教育学员招录工作,筹备成立了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组织87个项目参评甘肃省医学科技奖,评出29项行业科技计划项目,给予170万元资助。获国家科技重大项目1项、1170万元,获卫生部重大专项1项、2600万元,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1项,填补了我省在该项工作领域的空白。获得卫生部、省科技厅卫生行业计划项目68项,资助经费3041万元,设立了“黎秀芳护理科技奖”。

  (五)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省级医疗机构中医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了原来的1.5倍,各级中医医院的城镇医保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提高了10%。第一批93种和第二批108种院内中药制剂正式在全省调剂使用。以县为单位利用地产中药材及中医适宜技术为参合农民治病,纳入新农合全额报销。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全面展开,“西学中”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3个省级中医临床基地正式投入建设。评审命名了33所等级中医医院,筛选实施了16项中医药重点科研项目,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保持和发挥。

  (六)“22项制度”扎实有效落实。全省9个市州在乡镇成立医药卫生管理办公室,村卫生室建立健康咨询点,乡以上医疗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科,每月开展疾病谱排序和分析,建立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2009年以来,全省24家三级医院因不合理用药实施处方权监护1486人次,处罚不合理用药医务人员1057人次,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素占西药费用的比例下降11.3%,抗菌素中青霉素使用比例增长7.5%。省人民医院通过控制抗菌素使用,为门诊患者节约费用244.32万元,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占所用西药的费用比例下降5.9%,人均抗菌素使用费用下降171.2元。省肿瘤医院肿瘤病人的人均住院费降低了3300余元。24家三级医院医保患者自费药品比例下降4.5%,大型医用设备中CT检查整体阳性率提高7.1%,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了1.6%。

  (七)其他各项卫生工作顺利推进。医疗服务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成立了14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采供血人员岗前培训考核499人次,全省4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57个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18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爱国卫生和地方病防治积极有效。截至2010年底,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7.82%,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5.70%。碘盐覆盖率达99.1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73%,95.4%的县(市、区)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援外医疗工作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和卫生纠风工作取得新进展,创先争优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卫生题材剧目创排、巡演取得圆满成功。“健康中国2020”甘肃战略研究按期完成。[page]

  二、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更加注重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协调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努力实现全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全省卫生跨越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一是实现“120”覆盖城乡人口。年内建成市、县两级“120”急救医疗调度指挥系统,为基层补充配置救护车及车载医疗设备500台(套)。每个市州、县(市、区)建一个指挥中心,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急救网络。二是努力实现全省新农合市级统筹,报销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力争实现“一卡通”在省内大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三是加快远程会诊系统和预约挂号系统建设。力争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目前已具备条件的1000多家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会诊,为全省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提供及时远程医疗指导。市州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预约挂号,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四是抓好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工作。实现健康档案覆盖全部城乡人口。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年内完成向国(境)外选派400人以上、省外600人以上、省市接受基层3000人以上的进修任务,落实村医每周到乡镇卫生院进修一天的任务。开展3000名中医师带徒活动,全省完成700人“西学中”任务,做好县以上医院骨科医生中医正骨技术培训,推广蜡疗治疗关节炎技术。加强省级医学中心建设,50%的中心建成300张以上床位。出台政策鼓励高级人才向基层流动,提高基层高级职称结构比例。六是初步走出中西医并重的、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甘肃医改之路。在进一步治理过度医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医药,实现城乡居民住院和门诊使用中医药100%报销。七是进一步落实“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各项措施,力争实现所有乡镇设立卫生办公室。启用疾病谱排序软件,系统开展疾病谱分析,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八是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城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各项健康教育任务。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相约健康社区行”、“关心务工女”和控烟等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九是充分发挥患者维权协会作用,在医疗机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和谐诊疗氛围,维护患者权益。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调处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医闹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十是支持民族地区卫生和陇药产业发展。实现院内制剂全覆盖,把对地产中药材、制剂的使用情况纳入等级医院评审复核,定期进行通报。

  (二)全面推进医改五项任务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完善住院费用异地查询机制,开展基金自查互查,鼓励医院出台检查、化验费降价措施,实行院务政务公开,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出台地产中药材、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在新农合和医保中100%报销的政策,积极争取把“120”急救服务纳入新农合、医保报销范围。二是加快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市县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完善药品政府统一网上带量采购和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零差价销售工作。完成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的统一采购工作,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三是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时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落实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完成省级医学中心建设任务,加强市县医院重症监护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推广乡镇卫生院“十制改革”经验。努力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共享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检查、化验结果共享,减轻患者负担。四是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011年要按照人均25元的标准落实补助配套资金,强化绩效考核,加快资金支付进度。美沙酮门诊完成治疗1.3万人目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厅局、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五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机构不良业绩记录制度提供数据。推行药剂师和中医师查房制度和护工有偿陪护制度,积极开展“示范医院、示范病房”创建,到2011年底,全省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50%以上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肃州区经验,市、县成立核算中心,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加强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到2011年底,全省三级医院选择不少于10个病种、二级医疗机构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三)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一是狠抓国家和省上扶持中医药政策的落实。积极汇报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政府甘政发〔2010〕32号和省医改办甘卫中发〔2010〕116号文件精神,将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医院的1.5倍,全面落实医保和新农合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的优惠政策,在市县卫生局设立中医管理机构。让中医药工作进一步渗透到公共卫生领域,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机构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扎实推进运用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疾病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都能看中医,吃中药。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改中的优势作用。所有乡镇和社区卫生机构要设置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合理配备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设施设备。乡镇卫生院要实现中医药服务3个1/3目标。年内每市州累计建成4个以上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县(市、区)累计建成10个以上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三是继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切实抓好五级师承教育的同时,省市继续举办“西学中”学习班,省级培训不少于150人,每市州培训不少于50人。加强全省首届在职脱产三年“西学中”研究生课程班的日常监管,组织开展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评选活动。四是加强民族医药及中医药科研工作。扶持民族地区联合西藏藏医学院培养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支持藏医药、蒙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筛选并推广10种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单验方,调剂符合条件的院内民族药制剂在全省使用。对省级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进行结题评审和中期评估。[page]

  (四)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卫生工作。一是强化人才和科研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选拔力度。组织开展全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加强重点学科和学科骨干的选拔、培养。充分调动医学科研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的科技人员参与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先进、适宜的成熟技术引进。二是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布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加快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措施,今年全省“规范化接种单位”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三是做好卫生执法监督和职业病防治。突出职业与放射卫生、医疗服务与传染病防治监督三项重点,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注重投诉举报的处理,规范和加强政务大厅卫生窗口工作。四是做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坚持平急并重,加快完善“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类卫生应急预案,落实国家卫生应急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检测工作程序,建立省级卫生应急装备储备,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健全部门间、地区间、军地间等卫生应急协调机制。五是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快建设全省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巩固和提高住院分娩率、婚检率,强化妇幼保健机构中的公共卫生职能和保健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做好出生缺陷预防,进一步完善国家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六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农村改厕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县城、村镇创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七是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完善“平安医院”建设,进一步规范急诊急救、临床检验、血液安全、药事及医院感染等管理。严格做好执业医师考试考务工作。八是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力量,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和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省食品安全整顿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九是加强地方病、职业卫生和精神卫生建设,县以上医院设立职业病防治科。十是加强医德医风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全省卫生系统文艺调演和卫生剧目排演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积极响应卫生部“三好一满意”号召,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十一是开展“健康中国2020”甘肃战略研究成果转化和行动计划制定工作,制定《甘肃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化中心意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党建与卫生业务工作的结合点,自觉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建立在卫生中心工作上,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一切以保障全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中心。二是强化教育方法意识。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竞争型机关”活动为载体,从把握导向、健全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四方面重点探讨和实施提高理论学习的新思路,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列入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强化标本兼治意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挖根源、找对策、抓落实,积极主动解决制约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任务进入攻坚阶段,卫生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破解改革重点和难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做出积极的贡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