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出险和出险报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8 21:21
人浏览

  出险,是保险业的一个术语,是指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事故(事件)的发生。投保人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投保人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承保了投保人的风险,故保险承保的风险事故发生称为出险。

  出险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立即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及时派员到现场调查检验,并采取施救措施,避免损失继续扩大。这种立即通知保险人的行为,称之为出险报案。

  出险报案有时间限制,但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要求。如家庭财产保险中的火灾险、盗窈险等,要求出险后24小时内通知保险人,否则,保险人有权不予赔偿;人身意外伤害险一般要求出险后10天内通知保险人。出险报案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先口头或电话通知,然后补交书面通知。

  出险通知的内容一般包括被保险人的姓名、地址、保险单号码、出险日期、出险原因、受损财产的项目或受损人身的部位、受损财产的金额等。

  需要指出的是:出险报案并不等同于索赔,因为索赔还需要填写《保险给付申请书》,并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