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于娟事件引发的深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9 03:22
人浏览
保险锵锵 三人谈

  申小琴:前些日子,我通过微博知道了一位复旦大学32岁女教师于娟的事迹。也许你已经知道她,也许你还不知道。如果不知道的话,不妨来了解一下:于娟,海归,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 4月19日因乳腺癌辞世。她的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被几十万网友热切关注。目前,于娟在生死边缘写就的生命日记《此生未完成》已结集出版。

  赖秋贵: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生死的边缘,写下了病中的日记。请不要认为这个故事有点老套,于娟在病中日记里反思的积劳成疾的生活细节,给同样背负生活压力的你我一些提醒。之所以同意出版这些日记,于娟是希望很多人能够看到她的悲剧,重新去审视健康。

  詹光涛:于娟反复拷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得癌症?”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本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当前,食品安全令人心悸,环境恶化让人心忧,生存压力使得“剩男”、“剩女”现象严重,房子、车子、票子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人人为之奋斗拼搏,长期处于高压之下,甚至导致身体出现“过劳”现象,最后还得把自己拼命挣来的钱送给医院。

  申小琴:另外,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死于癌症的中年白领患者逐年增加,已从1999年的13%增加到了现在的21%,而且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岁左右就进入癌症高发期。况且,每个白领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身患类似癌症的重大疾病,薪水和基本的医保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不但会使个人陷入健康困境,还会拖垮整个家庭。

  赖秋贵:让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每21天要注射25000元一支的药物;每1个疗程14天1万多元一盒的药……这是一组高昂的、甚至令人震惊的治疗费用,为了治病,家里为于娟卖掉了仅有的60平米的房子和父母在山东老家的住房,全家人租房生活。幸福的一家不到一年半时间就被高额的医药费所困扰。

  詹光涛:于娟的警钟长鸣,她的故事让我们反思,面对各种风险,我们该如何预防?靠社保、靠亲朋还是靠自己呢?这些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要想活得有尊严,我们就要为自己准备一份商业保险,从而防患于未然。

  申小琴:保险的意义在于规避人生中的风险。人生中的风险主要有意外、疾病和养老,其中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我们常说,重大疾病就是人生中的一场灾难,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不仅希望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还希望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救助。假如购买了适当的保险,理赔的保险金不仅可以医治疾病带来的创伤,而且家庭的生活品质并不因此而有所下降。这就是保险的价值。

  赖秋贵:社会发展到今天,用保险规划人生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投资方式之一,保险已经被很多人认可和接纳。于娟事件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买保险不光是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家人。

  詹光涛:另外,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活。工作的目的不是拿生命做赌注,而是通过健康的工作,去更好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乐趣。那么,该如何做到平衡呢?逃避不是办法,在养成良好生活与工作习惯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方式规避人生的风险才至关重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