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1 16:19
人浏览

  集体土地上的企业拆迁的法律依据,大多数是从拆迁和土地法的相关法律中来适用的。因此企业在进行拆迁的时候,自然是需要符合上述法律的相关规定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是什么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是什么

  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也是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的。首先,要跟集体土地拆迁相关的基本法律,如:《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乡规划法》等;其次是专门针对集体拆迁的相关规定,目前并没有全国统一的类似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关于集体土地拆迁的相关规定,只有各个省市也制定的关于集体土地拆迁的相关规定。如:《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扬州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福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试行)》、《吉林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等。

  另外集体土地上的企业在遇到拆迁时还会运用到例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所以企业在遇到拆迁时,一定要多加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咨询专业人士,通过对法律的了解来判断自己所遇到的拆迁项目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否存在违法情况,在违法时及时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如何补偿

  企业拆迁补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房屋(所有权人)、土地及附属物补偿费用、租金差价(承租房屋的企业)、搬迁和安置补偿费用、停产停业损失、补助和奖励费用、其他无形资产损失。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的补偿与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补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土地相关补偿费用。对于集体土地的补偿,有关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定。可以看出,此规定是针对征收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的,而没有关于商业用途的集体土地的补偿标准。法律上面对这部分的规定是空白的。

  此外,各个地方的关于集体土地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都不尽相同,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以下简称征地)或者因农村建设占用集体土地(以下简称占地)拆迁房屋,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征地拆迁宅基地以外的房屋的,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根据该规定,对非宅基地的征收不适用该办法,导致无法可依,实践中会有很多问题。企业在遇到拆迁时应详细咨询专业人士,确定自己所在的地区和项目的补偿法律依据以及补偿项目。在实践中律师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系统的维权方案。

  三、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流程是什么

  根据相关的规定,征收土地前需要履行的法定程序主要按照下述流程进行:

  (一)征地前程序

  1、发布拟征地通告。

  2、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4、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即由市、县级国土部门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二)征地实施程序

  1、征收土地公告

  2、征地补偿登记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订、公告、听取意见(听证)并修改

  4、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批

  5、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

  6、补偿安置方案的具体实施

  综上可以看出,法律对集体土地的征收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并且此流程中很多具体的环节也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在实践中,政府往往会在一些环节出现违法的情况。所以,企业在遇到拆迁时,要熟知拆迁的流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拆迁流程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在发现有违法的情况时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政府沟通谈判最后达成补偿。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企业在进行拆迁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然是会导致拆迁过程的违法的并且要进行赔偿的。好了以上就是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