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强制拆迁的主体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0 06:12
人浏览

  在被拆迁人没有在规定的裁决期限内搬迁,导致拆迁方无法按时拆迁的话,会面临强制拆迁强制拆迁的主体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强制拆迁的主体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强制拆迁的主体:授权主体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8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按此规定,强制拆迁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其他机关和组织没有强制拆迁的权力

  特别注意:人民法院只是授权主体,并不是实施强制拆迁的主体,法院也无权执行强制拆迁。

  二、强制拆迁的主体:执行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直接规定为“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拆除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的强制拆除权均属于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定职权,县级以上政府可以责成规划、土地、建设、城管等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强制拆除的法定职权,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执行。

  三、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强制拆除的优势

  1、其一基层法院人员少、任务重是当前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执行机构更是压力巨大,其二法院可谓是拆迁户维权的最后一道屏障了,如果也沦为强制拆迁的执行部门,那我们权益就彻底沦陷了,所以规定强制拆迁的主体为行政部门是法律的需要。

  2、在我国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力量是法院不能相比的。制止和拆除违建本身即是土地、规划、城管等部门的份内职责。

  3、拆除违法建筑涉及当事人的重大人身和财产权益,是重大严肃的执法活动。一要合法慎重,作出强制拆除决定前,行政机关应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实体上程序上均应符合法律的规定;二要周密部署,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强制拆迁的主体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强制拆迁的法律知识,可以在法律快车网站上咨询专业的律师。

(责任编辑:范小凤)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