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担保合同未约定担保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5 07:07
人浏览

  在生活中如果需要进行担保的,一般都需要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需要约定好担保物和担保期限。那么担保合同未约定担保期限?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担保合同未约定担保期限

  担保合同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一般视为期限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的期限应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限的话,则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属于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二)属于连带保证的,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人在最高额保证合同中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二、如何解决担保合同纠纷

  (一)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二)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三)仲裁

  合同当事人 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四)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三、怎么确定担保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

  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可以约定与合同有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以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一)保证合同被告住所地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依经常居住地确定管辖。保证合同的被告住所地也是按照上述的规定来确定。

  (二)保证合同履行地

  主合同和保证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保证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主合同和保证合同选择管辖的法院不一致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

  总之,担保合同没有约定担保日期的视为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担保合同未约定担保期限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