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南京民间借贷月利最高飙至40%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0 21:50
人浏览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目前,南京民间借贷资金量已过百亿元。放着银行、典当行正规的途径不走,为何民间借贷如此火爆?不少借款人无奈地表示,都是因为一个字——急!

黄先生是一家装饰公司的小老板,上个月一笔工程项目招标,保证金就要300万元,他东拼西凑准备了250万元,在不到一周的时候里,他还要凑到50万元,这让他异常焦急。

急用钱!!!

黄先生首先想到的是用自己不到200平方米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所以,他当即咨询了南京建行、农行、交行等多家银行,而银行给出的答复是至少要下月才能下款,最后,还要送到房产局做抵押,又得等一个多星期。

黄先生称,如果从银行贷款,就算拿到了钱,他的生意也早就没戏了。无奈,情急之下,黄先生的想到了民间借贷的投资公司。黄先生咬咬牙关,借期半个月,15%的利息提前扣除。提出贷款的当天下午,只办了一些简单的手续,黄先生就拿到了46万元。

月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据新街口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对于急用钱者的利息是没有一个准数的,一般都是以“月息”计算。按照现在的行情,下限一般为10%-15%,上限就没有固定的标准了。据他了解,现在最多的上限已经到了40%左右。

“10%还是40%,关键看谈判的技巧。”这位人士告诉记者“要是借款人真的是很‘急’着用钱,那么,他也不会在乎利息高低;要是看起来不是那么急的,那利率上就可以稍微宽松一点。”“去年年底,你来贷款,差不多行价是8%-10%左右;到了今年,钱是越来越紧张,有的小的投资公司自已的钱也不多,所以,月利15%-20%是普遍行价了。”另一位老板透露说。

借贷时间越短利息越高

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黄先生借款50万元,期限是一年,如果通过银行,即使按当前年利率上浮10%计算,利息支出应该为15960.19元;按当前民间借贷最普遍使用的月利最低15%算,年利息支出达到了90万元;以当前比较高的民间借贷利息30%算的话,利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民间常用的“利滚利”。

不过,一位内业人士表示,实际操作中,民间借贷一般不超过1个月,最长也不会超过1个季度。而且利息计算是与借款时间是成反比的,借款时间越长,利息越低;时间越短,利息则越高。

房产先过户半天就得钱

据从事民间放借贷5年的周先生透露说,一般来借贷的急用钱者,拿房子抵押的占总借贷数的六成左右。为了避免放贷者的风险和绕开法律的高压线,拿房子作抵押的急用钱者,都是先作房产公证,再进行“钱房交易”。周先生举例说,若一个客户借贷20万元,期限一个月,利息20%,也就是月息4万元,并且用房产作抵押。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首先,签个人借款合同,同时,也要做好房产公证,并且在个人借款合同中注明的实际借款额为20万元,而实际上,借款人能拿到手的,也只有16万元。另外4万元就作为利息提前扣除掉了。”周先生透露说,这样反映到个人的借款合同上就是真实的借款数额,并没有利息这回事了。而真正的利息,一般放贷人早已收入口袋中。

每一笔放贷都很“文明”

“对于你们来说,放贷的风险就是收不回来。会不会像电视上放的黑社会那样,谁不还钱,找一帮小混混暴打一顿债主,放火烧宅等?”记者问一位熟悉的投资公司小老板。

小老板立马笑了,“那都是电视里编出来的故事啊。”他告诉记者,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每一笔贷款都很“文明”。“每放一笔贷款,债主都要有抵押物,同时,债权人和债主都会签一份完备的法律合同,要是不还钱,毕竟还可以走法律途径。”他对记者说道。

“急”和“紧”是高利贷的根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建勋教授表示,南京民间借贷红火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两个字“急”!“紧”!

石建勋说,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审批手段很复杂,而对于一些急用钱的人来说,也只有走民间借贷这条路了;

另一方面,今年银行资金吃紧,直接体现到压缩贷款规模、控制贷款质量上。选择民间借贷的人如果不是急用钱,就是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有逾期、房产年代久、收入证明不过关等等都不能从银行贷到款)。这种情况下,急需要用钱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剩下民间借贷。

多出银行利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阚先锋表示,根据规定,利息高于四倍就属于高利贷,高出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阚先锋告诉记者,民间借贷这种事情南京天天都在发生,因为这种事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先前南京已发生过不少因为借高利贷而发生的民事诉讼案件,不过,大部分诉讼案件中,多数都是资金出借人赢得官司,但是,多出的部分都是要不来的。” 阚先锋提醒南京市民,在借高利贷时,资金出借人和借款人都要慎重。

>>贷款利率表

>>贷款计算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