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才市场同质化还是自主创业享政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3 20:47
人浏览

一周七天,芜湖人才市场有六天都熙熙攘攘。求职者在这里寻找未来,企业在这里招贤纳士。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这里更是他们招兵买马的第一站。但近日,也有市民质疑人才市场招聘单位比较固定,一些有需要的企业无法定到展位,而这同时也限制了应聘者的工作机会。

那么,事实确是如此吗?这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人才市场,到底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入场招聘需要哪些手续?在创业浪潮不断翻涌的今天,创业者招聘是否可以享受优惠呢?

8个月时间 每家单位进场不到7次

“我7月10日从外地回芜湖找工作。得知人才市场从周一到周六都开放,心里很是高兴。可是一周以后就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每天在那招聘的单位,几乎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天天在。我想提一个建议,希望人才市场可以调整一下招聘单位安排参展的次序。”在芜湖一家论坛上,网名“请用心服务”的网友发了这样的一篇帖子,并引起了不少市民关于人才招聘的讨论。

真有如此高的同质化招聘吗?记者从芜湖人才网上,查看了最近一周的招聘会,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夸张,每天招聘的企业都是一百家,但重复几率并不高。以8月26日、8月27日为例,26日的招聘会侧重金融、财务、教育、培训类,27日则侧重机械、零售、服务类。在两者的前50家名单中,仅有芜湖联创商贸有限公司、欣平兴包装工业有限公司、渔人码头大酒店、沃尔玛芜湖花津中路分店四家两天都在。

“不要说98%了,应该连三分之一的重复率都不会有。”在芜湖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之一的冯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2011年元月至8月底,中心一共举行招聘集市188场,参与单位2789家,进场招聘有18800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649360个。如此算来,平均每家单位来现场招聘不过6、7次,连一个月1次的频率都不到。即使是对一些政府要求扶助的、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企业,中心也只是多提供了网上预订、参与专场招聘会资格与人才需求评估的优惠政策等,并不影响中小企业的进场招聘。

先来后到 最好提前三周预约席位

虽然重复率极低,但人才市场的席位“紧俏”倒是真的。据了解,目前每周有6场招聘集市,周一周二进场企业全免费,周三至周六每个席位收取50元,主要作为媒体广告的宣传费用,冯主任告诉记者,想进场招聘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关键是“先下手”。“每场招聘席位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企业。几天前,席位就定到9月份了。”

冯主任表示,只要是证照齐全的规范企业,都可以入场招聘,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最早可提前三周向中心预定。预定成功后,不管是只招1个人的初创企业,还是招100个人的大企业,享受的人才服务都是几乎一样的,不存在歧视小企业的情况。至于人才中心门口的流动招聘者,有两种情况,一是该企业证件不齐全,这种不让进也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二是企业临时有需求,没有定位,展位有限帮不上忙。

另外,“招工不同于其他,是有一定季节性或集中性,有时缺的都是同一类人”。招聘者进场一看,感觉招聘职位大同小异,如最近这段时间,最多的就是生产制造类职位,其次是销售类和服务类职位,通讯、科研、农业、法务类的人才需求都很少。而面对这种情况,人才市场方所能做的也就是引导企业,同时提醒劳动者端正心态,找准自身定位,多学习一些技能,自然能找到好工作。

大学生创业 两年免收进场费

记者还了解到,对于初创企业,中心还会提供优惠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自主经营的企业,中心为其提供两年免费人才服务。也就是说,两年内该企业可以享受参加所有场次的招聘会费用全免的待遇,同时享有推荐求职者的福利。

此外,中心对于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为期两年的推荐工作、保存档案、党组织关系挂靠等服务。中心每年还会在各大高校开展4-5场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大学毕业生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技能、适应市场需要。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可以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补助。中心刊登的报纸广告中往往也会有岗位需求附表,帮助应聘者选择。除了报纸广告的途径外,应聘者还能通过人才服务中心的网站以及社保大楼内的大屏幕宣传、信息栏服务信息等途径查询招聘信息。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