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小额贷款公司“无钱可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7 02:43
人浏览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错位发展,弥补了银行贷款的空缺,是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金融力量,呈一路飙高的增长趋势。

来自山东省小额贷款企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上半年,该省共审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7家,全省累计197家,发放贷款256.7亿元,累计对中小企业和农户放贷123.1亿元和110.5亿元,分别占50%和43%,放贷余额180.9亿元,同比增加136.9亿元。不难看出,整个山东信贷市场十分火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额贷款市场火爆的背后,存在“无钱可贷”、 融资渠道阻塞、非法贷款干扰等现象,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

排队求贷与“无钱可贷”

5月成立的汇鑫股份有限公司是济南市第10家小额贷款公司,营业仅三个月,累计贷款金额已突破3亿元。该公司董事长雷宪军表示,公司开业第一天就赚钱。目前,主要客户是小型企业、农户和创业者。

恒信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张敦江说:“8月就有30多户企业、50多个人咨询贷款问题,很多客户都在排队等贷款。”

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表示,小额贷款公司从审批到拿到贷款,一两天就可以办到,满足了中小企业希望快速融资的需要。

小额贷款由于“放款”时间短,“回款”时间长,让很多小贷公司陷入了“无钱可贷”的尴尬。按央行规定,小贷公司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雷宪军感慨地说:“50%这个数实在太低了。”一个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从银行最高融资5000万元,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今年6月,汇鑫小额贷款公司将1亿元全部贷出后,排队求贷的客户仍络绎不绝,为此,该公司启动5000万元的应急资金,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雷宪军说:“目前政策对负债率限制严格,不允许吸纳公众存款,无法满足循环放贷,小额贷款公司‘超负荷’经营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的税负很高,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约占营业收入的30%,加上职工工资和业务运作成本,公司扩充资金的速度有限。此外,政策还不允许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品牌转让获得资金。

融资能力受限制约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融资能力受限是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瓶颈。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以及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

同时,“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仅依靠股东提供的资金经营,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影响其做大做强。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公司5000万元的注册资本全部放贷,按照16%的利率,全年利息收入为800万元,去掉营业税44.5万元、房租和工资支出,剩余利润约450万元左右,减去12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330万元,股东投资收益率仅为7%左右,分红甚微,回报率远低于一般企业。

非法贷款的干扰

随着信贷市场的火爆,地下钱庄也打着“正规小贷公司”旗号招摇撞骗,严重影响了小贷公司的声誉。

前不久,30多岁的济南市民张先生就遭遇了一场骗局:由于工程方资金未到位,包工头张先生偶然看到了当地一家报纸上的小额贷款广告,便联系了“叶经理”,准备贷款28万元先用来发工资。没想到,贷款没办成,自己借来的30万元保证金也不见了踪影。

汇鑫公司经理高一鹏说,公司创建之初,他也曾上门揽客,没等开腔,一些小商户就质问:“你们是不是放高利贷的?”

高一鹏注意到,很多小老板都需要资金,但许多人不知有正规的小贷公司,同时,这些小公司又陷入借贷无门的困境。

据介绍,正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合法营业执照,只提供3个月以内的短期小额贷款业务,月息在2%左右,贷款方式有固定资产抵押、流动资产(存货)直押和个人或企业担保三种。

山东社科院社会学教授王向阳指出,国家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能力受到削弱,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转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在“井喷”式发展后,必定会在行业内产生竞争,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势必带来小贷公司的重新洗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