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上浮超10%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5 05:56
人浏览

“现在我们银行的原则是:基准利率以下的坚决不做;基准利率的大客户除非有其他优惠条款,否则尽量不做;中小企业的利率一般都有上浮,普遍上浮10%以上。”一家中型银行的公司部老总直言。这种遴选标准在同业内并不罕见。

去年在全国飞来飞去希望多放贷款的某银行公司部老总,现在不得不让前来求贷的客户在办公室门外“排队”等候,原因无他——信贷紧了,“即使贷出去,利息也涨了不少”。

“对不起,请稍等!”

4月12日下午3点,李文(化名)迎来了他今天的第四个客户,东北某制造厂的林老板。

林老板需要一笔6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本以为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贷款易如反掌,然而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银行不是没有额度,就是利率太高。

于是,他借着跟当地中小企业局领导出差的机会前往北京,来拜访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型银行公司部总经理李文,希望从这家银行获得合适的贷款额度和利率。这位中小企业局领导与李文相熟,林老板觉得这或是个机会。

听了林老板介绍的公司情况,李文很快给出了贷款意向,并允诺基准利率上浮10%~20%的贷款利率。林老板有些失望,想更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的可抵押物情况,但时间已近4点,李文的另一个访客已经等候在办公室外。

临别时,李文再次强调了其银行当前的贷款政策及可能的利率优惠。同行的中小企业局领导安慰林老板说:“其实这条件还算可以,至少要比我们当地城商行利率低。”此前,林老板接触的一家城商行给出的是基准利率上浮30%的高利。

近几个月来,李文总是这样异常繁忙。

“要接待全国各地的企业客户,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也有一些是全国能叫上号的大企业,但无一例外,都是来谈贷款和利率的。”李文如是告诉记者,而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与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大客户们商议尽可能多放一些贷款。

利率普遍上浮

尽管监管层给出的全年7.5万亿信贷目标与寻常年份相比也不算太少,但在银行面临规模控制和资本压力,实体经济增长、投资需求日益反弹的背景下,“信贷紧缩”时代的到来还是有明显迹象。

特征之一即是利率的调节和上浮。

“现在我们银行的原则是:基准利率以下的坚决不做;基准利率的大客户除非有其他优惠条款,否则尽量不做;中小企业的利率一般都有上浮,普遍上浮10%以上。”一家中型银行的公司部老总直言。

这种遴选标准在同业内并不罕见。一家大型银行公司部负责人也对本报表示,相比去年该行略显积极的拿地方融资平台项目,今年已经几乎不做这类新增项目贷款,利率也极少再低于基准以下。

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城商行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2月末,在宁波银行的业绩交流会上,该行管理层称,目前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大,对小企业的一年期贷款一般上浮最低20%。咨询机构莫尼塔4月初针对城商行的调研结果则显示,受访的城商行中有半数反映贷款利率环比有所提升。在该公司编制的贷款利率变化走势上,从2月起,贷款利率一直维持在高位。

供给并不充裕

银行信贷控制或是这一现象的一个诱因。

为控制全年信贷总量和信贷投放节奏,自今年2月起,监管层对各银行实行月度控制和考核,以稳定贷款增速。由此,2月7000亿元的新增贷款较1月的1.39万亿元缩减了一半,而昨日央行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贷款2.6万亿元,由此,3月份贷款增速继续回落,当月新增贷款仅5100亿元。

“在城商行层面上,3月新增贷款规模环比回落的趋势比较明显,一半以上的受访机构反馈其3月新增贷款低于2月。大部分受访机构都把贷款投放量的回落归因于银监会的窗口指导上。”莫尼塔的调研报告称。

实际上,对于银行而言,压力不仅来自于监管方,还有自身资本的约束,这明显反映在中型银行身上。“贷存比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都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想放贷款也没办法,得考虑一下以后的路。”上述中型银行公司部老总坦承。

“在额度不足的情况下,银行都希望能够提高利率以价补量,向中小企业加大倾斜力度是各家银行比较普遍的选择。”一位大行战略规划部人士表示。

上述中型银行公司部老总亦称,既然无法突击规模,那只能尽可能地提高收益率和资本使用效率。“有比较大余地来挑选客户、甄别风险并提高定价。”该人士称。

比如他所提到的大企业客户,“通常能在基准利率就不错了,做单笔贷款并不划算,但出于维护大客户的目的,银行一般都不会拒绝。”当前,银行可能会要求大客户提供一些经销商的资源,或者在该行做存款业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