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的担保法律支持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8 22:20
人浏览

  我们在签订担保合同的时候,往往是作为一个主合同的附属来签订的。是在签订主合同的时候,为了保障合同可以得到实现从而设立的担保合同。那么合同无效了担保合同还受法律支持吗?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无效担保法律支持吗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合同无效的担保法律支持吗

  未明确约定担保人对债务人因主合同无效而产生的担保责任,存在被法院判定无效的风险,而担保人的责任承担,将视担保人是否有过错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反之,如果在担保协议中明确规定担保人对债务人因主合同无效而产生担保责任,则不论担保人有否过错,均应依照此约定承担责任。因此,在拟定合同条款时,要认真研究法律条文的真实意思,结合司法实践表述,才能达到受法律保护的目的。

  二、主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效则意味着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成立,很多事情就变的需要返回。存在以下五种情况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以平等主体身份,协商约定,其合同中约定的每一条款,都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一方以欺诈的方式,在对方当事人不明其具体情况下和受一方当事人胁迫,在无奈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其合法权益肯定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是无效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达到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而事先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违法合同,是无效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合同的形式、内容、格式都是合法的,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订立这种合同的当事人,其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其危害性是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国家、集体和公众利益,以损害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所谓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和违反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不是指地方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两个条文。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无效担保法律支持吗相关内容。如果是因为主合同无效的情况的话,那么担保合同也是无效的。担保人的责任要根据担保人是否存在过错来确定。下面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