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生源地贷款圆安康5000余名寒门学子大学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7 16:25
人浏览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实施4年来,安康汉滨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累计办理生源地贷款5214人,发放贷款3093万元,一大批贫困学生在这项惠民项目的资助下园梦大学。

汉滨区站在讲政治、讲和谐的高度,重视这一惠民政策实施工作,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在全区教育工作会上强调,资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完成学业,是斩断贫困链条的重要途径。为此,该区坚持把生源地贷款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结合全区贫困大学生多,放贷工作量大面广的实际,及时成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领导小组,组建了资助管理服务中心,由区教育局落实一名领导,落实两名业务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具体办理业务,并通过对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办公经费“三落实”,搭建服务管理平台,推动了工作运转。工作中,他们从抓宣传入手,多次在“汉滨教育网”发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关政策信息和表样,同时在教育局显著位置张贴宣传告示,公布工作人员通讯信息,公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审查条件和操作程序,使贷款对象知晓政策,明白程序,不走弯路。每年三月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秋季开学前夕,都在中心广场设立宣传站向群众散发生源地贷款政策明白纸,解答群众的咨询。通过广泛宣传,营造了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贫困生得到实惠、管理人员阳光操作的良好氛围。

针对生源地贷款工作特点,汉滨区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不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研讨,就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培训教材,正确使用操作规程。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修订《汉滨区资助管理中心信用贷款资格审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采取社会筹措资金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结合的方法,给予特别贫困且优秀的学生金额不等的无偿援助。在办理业务时,严格按照“资格审查?打印合同?签订合同?审验资料”的程序操作,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流程纳入了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同时,区教育局在暑期及时腾出车库安排学生及家长休息,还提供了饮水服务。工作中推行了首问负责、马上就办、限时办结“三项制度”,采取延长上班时间和节假日值班的措施,方便学生办理贷款,做到了随时申请、随时办结。

为了掌握申请学生的家庭状况,汉滨区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不怕路远,不怕麻烦,分组分片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家访,把助学贷款真正落实到困难家庭的学生手里。就读于宝鸡文理学院的五里镇丁营村5组大学生丁丽丽,全家5口人,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兄妹3人还在上学,家庭十分困难。就在她为学费发愁的时候,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上门送政策,给她办贷款,及时解决了她学费难题。南溪乡前进村16组的曹文攀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父母常年多病,哥哥患肾病10年,需要长期治疗,家里已负债累累,每年的高额学费让他一筹莫展,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区资助中心及时给他办理了贷款,让他安心踏进了大学校门。同时,该中心建立了监督评议制度,有效防止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还科学分类,建立了财务、文件档案,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完善了学生档案,每年采取书信或电信回访的方式,了解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为加强后续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利用寒暑假还组织贫困学生座谈,勉励他们学会感恩,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通过强化服务管理工作,真正使生源贷款贷得出、有效益,真正使贫困大学生从党的惠民政策中得到实惠。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