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安徽:七大措施保贫困生就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7 17:56
人浏览

8月18日15时至17时,省教育厅负责人及相关处室、部分高校学生资助部门负责人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在安徽教育网在线接受咨询,向广大考生详细介绍了资助体系内的七个主要方面。

教育厅负责人特别建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了解国家和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不要因家庭贫困放弃入学。目前,我省各高校基本建立起以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辅之以绿色通道、社会资助为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主要包括:

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20%左右。

助学贷款:目前我省开办的助学贷款有安徽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安徽省农信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勤工助学:由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筹措经费设立勤工助学资金。通过设立助教、助研、助管、后勤服务及校园环境维护等勤工助学岗位,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扶困优先、遵纪守法等原则,并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困难补助:困难学生补助对象主要是因临时性、突发性灾害发生意外困难,且奖、助、贷等资助方式均没有享受到的学生,由学校根据困难程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发放困难补助。

学费缓、减、免: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缴纳学费确有困难的,可向学校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由学校区别情况作出处理。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保证考入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对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再由学校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奖、贷、勤、补、减”等不同措施进行资助。

其他措施:包括高校设立的专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定向奖学金,以及根据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出资情况设置的相关奖、助学金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