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甘肃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7 17:57
人浏览

作为全国最早试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省份之一,甘肃省4年来不断完善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甘肃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周亚夫介绍,从2007年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来,甘肃省贷款人数及贷款额度持续增加,已经从2007年的贷款学生2.6万人,发放助学贷款1.26亿元,增加到2009年贷款学生9.7万人,累计发放贷款8.69亿元。预计2010年贷款人数将达到13万人,新增贷款6.6亿元。

为了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确保应贷尽贷,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核、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甘肃省始终把完善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保障工作。

周亚夫介绍,截至目前,甘肃省87个县(市、区)政府都成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其中有55个县(市、区)成立了由编制部门批准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同时,省、市、县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确保资助政策落实的配套文件,明确了资助对象、资助条件、工作程序和奖惩办法,规范和加强了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管理。

由于重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制度规范,甘肃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工作卓有成效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前还款的学生人数和金额在不断增加。如甘肃省陇西县,在已经获得贷款的4000多名大学生中,已经有20多名提前还款。

为了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迈上新台阶,甘肃省将2010年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机制建设年”,以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其中在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甘肃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将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接受来自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关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咨询,及时提供相关服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