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河南担保公司违规吸存泛滥 年息高达近20%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4 17:05
人浏览

银监会三令五申,担保公司不得经营存贷业务。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经过去年3月份开始的整顿之后,河南省目前担保行业依旧乱象丛生,一批担保公司仍公开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背后暗藏巨大风险。

担保公司变相吸存

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机构通过存贷活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诸多担保公司也对高息揽储和高利放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违规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们这边长期提供理财业务,最低门槛1万,你只需要把资金打到我们的账户就可以了。目前,公司理财项目的3个月和6个月的月息为1.5%,一年期的月息可以达到1.6%。”河南周口市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资金直接委托给担保公司完全有保障,双方只需要签订一个理财协议就行,手续也非常简单。按上述利息,年息最高可达19.2%。

该公司工作人员还表示,公司的办公地投资好几百万,理财业务的保险系数很高。

然而,记者在该公司网站披露的工商执照中发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仅包括担保、投资、咨询服务,并没有提及理财等业务范围。

“按照规定,担保公司最基本的利润点在于对贷款企业进行担保,以帮助企业通过银行授信获取所需资金,而担保公司也能够从中收取佣金。然而,激烈行业竞争下的佣金战以及银行授信门槛的提高,让不少担保公司开始铤而走险,以高回报理财的名义变相吸收存款,再将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出,赚取高额息差。”河南一担保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河南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显然已经赤裸裸地越过红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