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物业服务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20 17:16
人浏览

  现在的小区基本都会配备好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为业主们服务也不是免费的,是需要收取物业管理费的,那么物业服务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一、物业服务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1、明确委托物业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期限;

  2、除了《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业主委员会拥有的权利外,其它一些权利,也应在服务合同里更具体地约定;

  3、明确物业公司的权利和义务;

  4、对违约责任的约定。

  二、物业服务合同是什么

  物业服务合同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订立的,规定由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对房屋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内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由业主支付报酬的服务合同。

  1、物业服务合同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民事合同。习惯上,物业服务合同又被称为物业管理合同,但它与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管理职权而与相关单位签订的行政合同具有本质的不同。

  2、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委托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产生的基础在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委托,但其与一般的委托合同又存在差异。

  3、物业服务合同是以劳务为标的的合同。

  4、物业服务合同是诺成合同、有偿合同、双务合同、要式合同。

  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加强房管部门监管以及相关政策引导。在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部门为房管局的物业科,要从源头上减少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数量,物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宏观指导。

  2、成立社区调解组织,调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为依据,对纠纷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

  3、法官进社区、现场释法解决纠纷。社区法官机制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频发的背景下法官进驻社区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4、仲裁解决。仲裁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按照有关规定,事先或事后达成协议,把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

  5、完善相关法律依据,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司法是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事人在穷尽了所有的解决方式后仍然不能解决纠纷时,会选择诉讼途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全部内容。此外,物业服务合同应当报有关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便行政部门更好地监督和指导。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