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市所有村、社区都将建“妇女之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5 01:18
人浏览
记者昨天从市妇联获悉,为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座谈会精神,今后,本市将在所有的村和社区建成“妇女之家”,进一步扩大基层妇女组织覆盖面,为广大妇女服务。

  10月21日,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秀榕来到北京石景山区就“妇女之家”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为石景山区基层妇女组织“妇女之家”授牌。全国妇联组织部巡视员李晓云、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翔、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北京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等有关领导参加了当天的调研。石景山区自2002年起在社区探索建设“妇女之家”,截至目前,“妇女之家”不仅覆盖了136个社区,而且还扩大至全区35个商务楼宇,实现了基层妇女组织的全覆盖,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开展基层妇女工作,最难解决的是经费问题。石景山区从2008年开始,由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正式拨付专项经费,社区妇联的工作在长效资金保障机制下,不仅日益规范化,而且越来越活跃。“有了经费的支撑,全区136个社区妇联设立了妇女小组4879个,组建了约1.5万人的巾帼志愿者,建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知心姐妹恳谈会等社区妇女活动阵地,成立了社区母亲学校、阳光母亲大讲堂等教育基地。”而金顶街道有了专项经费后,加大了对困难姐妹的帮扶力度,不仅专门为单亲母亲成立了阳光母亲俱乐部、太极拳班、绘画班,而且还有免费的心理咨询、健康体检等服务,今年街道还特别对71名单亲母亲进行了救助。

  在永东北社区“妇女之家”,记者还看到了一本本整齐的台账,内容记录了该社区妇女活动记录、五好文明家庭、信访工作等。社区妇联主席介绍,为了加强对社区妇联的管理,区妇联要求每个社区都要有基础台账,不仅实施全过程的规范指导,每年年底还要求各街道向区财政提供女性人口数字,并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审计,保证社区妇联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拟将社区妇联工作经费由原有的每人每年1元提高为2元。据悉,石景山的经验将在全市推广,但各区可根据区情自行制定标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