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工程保险商机凸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23 05:14
人浏览

  “如果目前建设项目的投保率达50%,预计工程项目的保险金额将至少增加1万亿元以上。”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丁小燕日前对中国的工程保险市场做了如此分析。

  数字表明:我国2000年工程保险保额仅为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与发达国家工程项目投保率达90%以上的比例相差甚远。我国2001年建安工程及责任保险的总保额为4292亿元,仅占财产保险保额的2.22%,这与国外相差甚远。

  中国重点工程项目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风险损失的补偿大都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方式解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分散机制。而随着市场全面开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投资者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大大加强,通过工程保险方式转嫁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这对于竞争激烈的财险公司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场。

  在日前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共同主办的“国家重点工程保险研讨会”上,主办方分别代表工程建设的资金提供者、风险接受者和工程建设者,就目前如何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引入保险这一风险分散方式,切实加强工程风险管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三大因素制约发展

  我国工程保险的发展现状相当不如人意,主要反映在工程项目的投保率较低和险种单一。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的投保率几乎接近100%,而且与建设工程有关的险种非常丰富。

  中国人保财产险部总经理助理张辉就这种反差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首先,发达国家普遍以立法的形式来体现国家对建设工程保险的宏观调控,未购买保险的施工企业无法参加工程项目的竞标。但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及市场竞争环境,对保险机制的推行都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和规范。

  其次,由于国家在制订工程预算标准和办法时忽略了关于保险费的来源,在投资主体发生变化时,致使一些项目的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权利和义务变得不明确,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法规对保费究竟由谁来支付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会计制度也没有将保费支付列入投资预算当中,导致企业帐实不符、帐帐不平的混乱局面出现,困扰着承包商的正常会计活动,因此,客观上造成建筑市场相关主体既无投保的资金来源又无投保的压力,这也制约了工程保险的发展。

  最后,由于国内保险业同业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险市场秩序的混乱,同业之间为抢业务,不顾自身能力,竞相压价,盲目竞争。在“9·11”事件以后,国际保险市场上各类工程保险的费率水平提高了一倍甚至几倍,而同一时间,国内工程保险市场的费率水平却继续下滑,两者的差距也是以倍数计的。这一情况的出现,带来的后果是在投资金额巨大的项目,尤其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国内市场的承保费率得不到国际再保险市场的有效支持,国内保险企业被迫扩大自留额或放弃承保,严重影响了国内工程保险市场的发育。

  呼吁政策早出台

  实际上,上面提及的制约因素都和目前国内工程保险政策制度不完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国人保财产险部总经理谭启俭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呼吁:应尽早出台工程保险的有关政策制度。

  比如要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建筑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立工程保险制度给予法律制度保证。并参考国际通用的“FIDIC”条款,依据工程施工合同,区分工程各关系方责任,明确保险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工程保险合同契约关系体系。

  如行政主管部门应注重改善工程建设市场的承保环境。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管理法规和施工标准合同文本,在概预算控制和合同契约规范方面给予制度保证。保险监管部门应将监管的重点放在市场准入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等方面。保险行业组织应主动发挥在行业内的协调作用,通过行业公约等形式,自行规范保险企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的机制,从而切实改进和加强宏观管理。[page]

  有消息称,建设部近日准备出台有关放开重大工程项目的保险政策。看来,一旦该政策得到批准,各家保险公司将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又一场争夺“宝藏”的激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