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缺陷与预控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1 18:22
人浏览

摘要:清水混凝土目前在我国尚无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限于国内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比一般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因此极易出现质量缺陷。本文详细介绍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及其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并从混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钢筋放样、绑扎;模板选型、拼接以及缺陷修复、成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预控措施。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 质量控制; 缺陷修复; 质量标准

目前,清水混凝土在我国现行国家规范中尚无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定,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工程往往是根据业主或设计方的要求并参照国外的标准而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往往依赖于施工单位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笔者以自己对清水混凝土的认识和参与具体的工程经验来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缺陷与预控措施,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1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

1. 1  表面观感质量

(1) 颜色:灰色。要求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 (2) 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质量通病; (3) 构件:尺寸准确,标高一致,阴阳角的棱角整齐平直。梁柱节点或墙面交角、交线、交面清晰; (4) 穿墙螺栓孔眼整齐,孔洞封堵密实平整,颜色同墙面基本一致; (5) 预留、预埋位置准确,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6) 分格缝必须整齐平整并保证交圈。

1. 2  外形尺寸

尺寸允许偏差与垂直度、平整度允许偏差均严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02) 的要求,并应符合表1 的内控标准。
2  清水混凝土质量缺陷

在工程主体正式施工前,最好先做样板墙以确定影响清水混凝土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时调整预控措施并检验清水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修复效果和方法。实践证明解决好样板墙施工时出现的质量缺陷,并以样板墙施工时的措施实施主体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会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常见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缺陷:(1) 墙体错台; (2) 阴角模与大墙面错台; (3) 螺杆孔跑浆,塑料套管整体强度不够; (4) 阳角跑浆; (5)阴角处部分螺杆拧紧不好造成模板变形,留有模板缝隙; (6) 竖向模板间有错台现象; (7) 窗台有跑浆现象; (8) 大墙面平整度超标; (9) 表面钉眼痕迹明显,有损混凝土外观; (10) 墙底有烂根现象; (11) 有轻微色差; (12) 气泡数量超标。


3  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

3. 1  混凝土

3. 1. 1  原材料控制

1) 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混凝土搅拌站作为混凝土供应商,并与搅拌站配合,优选出满足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施工性能良好的配合比。

2) 选定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厂家必须按照优化的配合比,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标号的水泥;同一品种、规格的外加剂、掺合料、脱模剂和养护液;选用同一产源、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粗细骨料,以确保执行同一配合比;并且要注意原材料的色泽,使混凝土的色差能保持在可调节范围内。

具体原材料选择:

水泥:要求选用性能稳定,水化热偏低的水泥;砂:中砂,砂子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 3 以上;

石子:碎、卵石,粒径控制在5~20 mm 之间;粉煤灰:选用细度小,颜色浅,含碳量低,质量稳定的优质Ⅰ级粉煤灰;

外加剂:选用的外加剂必须减水效果明显,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如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生产的AN10 - 2 高效泵送剂。 [page]


3. 1. 2  混凝土浇筑控制

(1) 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和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2) 根据混凝土浇筑当天的具体条件如气温条件、运输情况、坍落度损失情况等及时微调原配合比,混凝土入模时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40~180 mm ,达不到要求,混凝土必须退回; (3) 加强现场协调力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冷缝,罐车进场时间间隔控制在45~60 min&n 达不到要求,混凝土必须退回; (3) 加强现场协调力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冷缝,罐车进场时间间隔控制在45~60 min 内; (4) 浇筑施工缝时,先前浇筑的混凝土面要剔

剔凿到露出石子(含保护层浮浆) ,钢筋上水泥浆要清除,混凝土结合面要清扫干净; (5) 墙柱模板就位后,在底部做5 cm 厚1∶2. 5 的水泥砂浆,以确保底部角线顺直,避免出现烂根现象; (6)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高度不得超过500 mm ,现场以500 mm进行控制,做500 mm间隔的标尺杆,振动棒间距不得大于500 mm。浇筑完第一层500 mm高的高混凝土时,混凝土振动棒应插至先前浇筑的混凝土面,振动间距应减小; (7) 楼板浇筑时,用水准仪抄平,严格控制顶面标高,以确保板面平整度; (8) 窗洞口下混凝土浇筑时,从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0 mm以上并从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窗洞口下部模板开口,作为出气孔及补充混凝土用; (9) 混凝土浇至顶面标高时应检查浮浆的深度,并应赶走浮浆,确保浮浆深度< 20 mm。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