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4 13:37
人浏览

  1957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豫、晋两省,控制流域面积68.8万km2,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m3。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235.2亿kW·h,创产值约20亿元。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唯一的一座大型干流控制性工程,自投入运用以来,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据初步分析,投入产出比为1:20。

  水库自1960年9月蓄水以来,由于库区泥沙淤积,经历了两次改建,运用方式经过了“蓄水排沙”(1960.9-1962.3)、“滞洪排沙”(1962.4-1973.10)、“蓄清排浑”(1973.11一至今)三个探索阶段。“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成功探索,为小浪底、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门峡水利工程:

  三门峡位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峡谷。三门峡水库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陆县,水库南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旧时黄河河床中有岩石岛,将黄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东,北面一股处为“人门”,中间一股处为“神门”,南面一段处为“鬼门”,故此峡称为三门峡。三门峡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汇合处,两水汇合后再向东流到风陵渡入黄河,所以黄河入河南省后水流急、流量大,在旧社会经常泛滥成灾。为根治黄河水害,1957年开始在三门峡修堤筑坝,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坝高353米,库容162立方米。由于泥沙冲积及修建中的问题,1965年又逐步对工程进行改建,使其能正常发挥效益。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发电、灌溉、防洪综合工程,它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对河南、山东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