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判决公司清算后的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5 11:24
人浏览

  公司如果发生需要破产清算的情形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但是如果是被强制进行破产清算的,则由法院来组织清算组的设立,那么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法院判决公司清算后的程序

  一、法院判决公司清算后的程序

  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程序包括:

  ①开始程序。即提出破产申请,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组织债权人会议。

  ②宣告程序。即债权人会议审查债权债务状况,法院确认后宣告企业破产。

  ③进程程序。即破产清算人清理、估价破产财产。

  ④终结程序。即分配破产财产。

  ⑤复权程序。

  二、清算程序的终结是怎样的

  破产清算程序的终结是指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在破产财产分配已经进行完毕或者债务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经管理人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破产清算程序到此结束的事实。

  许多国家的破产法都认为,破产清算程序不能久拖不决,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快速完成。其原因主要在于,漫长的程序会增加各方当事人的费用成本,而且还会使债权人特别是债务人,因为长期处于“破产” 过程中而心力交瘁。现代破产法接受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不仅债权人应该尽快地得到公平清偿,而且债务人也应该尽快地从沉重的破产程序中早以得以解脱。因此,破产清算程序的终结意味着给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及其他参与者在破产程序中的故事划上了一个句号。在个人破产程序当中,破产程序的终结还意味着债务的豁免或解除,意味着在商业竞争中失败的诚实的个人其商业生涯的重新开始。总之,破产清算程序的终结有多方面的意义,重要的是必须保证程序终结的公正性、透明度与可救济性。基于此,各国破产法对清算程序终结的方式、先决条件以及应遵循的步骤作了不同规定。

  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同时,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还规定了公司被裁判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根据该条规定,公司应当自司法解散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公司经营管理出现重大困难,并未包括公司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公司被判令解散后的清算程序上,并未作出特殊要求。

  综上所述,如果是法院强制对公司破产清算的,则必须由相关利害关系人申请,否则法院不会主动去受理公司的破产清算,一般在受理后会按照上述情形来进行破产清算。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法院判决公司清算后的程序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