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29 13:21
人浏览

  公司成立之后,必须要合法经营,如果从事违法的经营活动,是可能被撤销营业执照,甚至解散的,公司解散有自然解散和强制解散之分,说到强制解散,是有法定的情形的,那么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是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

  强制解散,又分为行政强制解散和司法强制解散两类。

  1、行政强制解散

  行政强制解散指企业的行政主管机关依照特定事由法定事项,按一定程序终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清算企业财产,债权、清偿企业债务,及申请注销企业营业执照的系列活动。

  2、司法强制解散

  司法强制解散是指投资者基于自身利益,企业利益,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受到损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解散企业的诉讼。

  二、强制解散有哪些程序

  1、董事会通知股东。公司解散开始后,除因破产事由者外,董事会应立即公告通知股东并专函通知记名股股东。因破产事由而解散者,由法院公告破产事项。

  2、董事、监事申请解散登记。除因破产事由者外,与自愿解散相同。因破产事由而解散者,由法院依职权进行破产登记。

  三、股东强制解散公司的法定条件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该困难应当理解为公司治理中的严重困难,而不仅不仅理解为公司财务困难。常见的重要情况为:(1)股东会失灵;(2)董事会失灵;(3)经营层失灵。

  2、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4、股东人数要求: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在法院采用强制解散公司之前,应当组织股东、经营者、高管尽量协商找到解决严重困难的途径。只有股东无法通过查账、转股、退股等方式缓和、有效的救济途径解决重大困难时,才能要求强制解散公司。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形”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强制解散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如果公司法人、股东或者债权人申请解散公司,需要对申请进行审核,如果确实符合条件可以强制解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