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2 16:23
人浏览

  现在是一个法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法律规定,根据我们国家继承法的规定,合法继承人有权继承亲属的遗产,在办理继承手续的时候,通常需要提交公证书,以保障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很多人对此都不是很了解,那么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材料?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1、申请人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件。

  (2)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3)遗产权利凭证或者证明。

  (4)载明被继承人全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

  (5)申请人的承诺书。

  (6)与申请公证有关的其他材料。

  2、承办公证员通过证明材料的审查、询问申请人和相关人员,进行最低限度的核实后,对当事人陈述及其提供的证明材料无疑义的,即可出具公证书。

  3、根据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二、办理遗嘱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1、所有法定继承人应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并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原件;

  2、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应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或提交住所地公证处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原件;

  3、被继承人(您父亲)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死亡户口注销单》原件;

  4、遗产若为房屋的,应提交《房屋所有权证》与《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5、继承按遗产总额2%收费;

  6、亲属证明由被继承人(死者)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构成,可由被继承人(您父亲)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或村(居)委员会出具并由乡(镇)人民政府签署“以上情况属实”并加盖印章(原件)。

  三、继承公证书的效力

  1、房产继承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公民的申请,依法证明公民具有继承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房产权利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2、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

  3、前者是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材料等知识,通过文中可知,继承公证需要继承人的身份证、承诺书、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等材料,一般情况下,公证机构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在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会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