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反扒志愿者打死小偷被免于起诉 将申请国家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02 01:33
人浏览

备受各界关注的武汉“罐子”事件有了新进展:昨日,硚口区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决定对“罐子”不起诉。此前,反扒志愿者“罐子”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羁押7个多月,后被取保候审。“罐子”是网名,他本人姓冯,今年27岁,本科毕业,是“武汉反扒志愿者联盟”的成员。去年9月24日,武汉反扒志愿者联盟展开了一次反扒行动,共抓获23名扒窃嫌疑人,“罐子”参与了此次行动。28天后,一名当时被抓获的扒窃嫌疑人突然死亡。去年12月10日,“罐子”因涉嫌故意伤害致死被刑事拘留,他被认为在9月24日的行动中,用甩棍打击死者头部,造成包块诱发死者血管爆裂。同月28日“罐子”被批捕。“罐子”事件引起全国对民间反扒活动的关注,也引起湖北省、武汉市政法机关的关注。今年7月24日,“罐子”被取保候审,警方进行第二次补充侦查(本报5月23日、7月25日曾报道)。

  昨日,硚口区检察院对“罐子”下达了不起诉决定书。决定书称:经本院审查并退回补充侦查,本院仍然认为本案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的规定,决定不起诉。

  一名办案人员透露,“罐子”虽然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排除死者家属向其提出民事索赔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此案尚未完全了结。”


  第二份鉴定改变死因定性

  去年10月24日,受武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委托,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对死者进行法医鉴定,11月29日作出结论:死者系因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出血致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其9月24日头部外伤系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的诱发因素。

  此后,“罐子”的辩护人、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王万雄律师申请进行第二次法医鉴定。

  今年5月23日,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认为:死者生前患有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疾病,因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死亡;死亡前头部损伤可构成其死亡的诱发因素。“第二份法医鉴定可以说改变了此案定性。”王万雄律师解释:“第二份鉴定则鉴定出死者生前患病,同时也没有认定其死亡前头部损伤就是9月24日所致。另外,侦查机关也没有收集到‘罐子’曾打击死者头部的证据。”

  “罐子”:很幸运,以后继续做个好人

  昨日下午2时30分,“罐子”在父母及女友陪同下,到硚口区检察院领取了不起诉决定书。“罐子”剪着短发,精神状态较好,他说:“公正来的晚了点,但也不算太迟。”[page]

  记者问:“与反扒联盟还在联系吗?今后是否继续反扒?”“很少联系。”“罐子”说,“经过这件事,我只想说自己很幸运,以后会继续做个好人。”他表示,将申请国家赔偿

  武汉反扒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汲取教训,重组联盟

  在“罐子”被捕后,武汉反扒志愿者联盟停止了反扒活动,大家都在等待案件的最终结果。

  昨日,该联盟发起人“刀子”闻讯表示“非常高兴”。他介绍,反扒联盟成立于去年3月,高峰时志愿者高达数百人。在“罐子”事件发生后该联盟已解散。“刀子”说,联盟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今后将重新组建,只吸纳素质较高的人。“今后反扒方式将发生改变,不再直接抓扒手,而是予以警告或驱散。若遇到扒手殴打受害人,反扒人员才挺身而出”。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