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三方协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3 20:09
人浏览

  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奔走在求职路上,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与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了三方协议。虽然签订了三方协议,不少人却是迷迷糊糊,那么什么是三方协议?下面法律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二、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1、三方协议更多的作用是为学校统计就业率,应届生不是必须签订三方协议。

  2、毕业生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学生,拿着派遣证到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毕业生才能拥有了干部身份。

  3、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关;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提干或者评定职称,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入户也会要求干部身份。

  三、三方协议违约后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用人单位花人力、物力财力,参加人才交流会等,做了大量工作,录用人员的后期工作已考虑、安排,一旦违约,一切工作付之东流,全得另起炉灶,造成工作被动。

  2、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当成是学校管理不严,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对学校怀疑,以后可能不会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现在买方市场竞争激烈,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毕业生的就业。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将成培增加,学校作为签字方之一不会为极个别人的利益影响到明年乃至今后就业工作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3、对其他毕业生有影响。一个单位,你不去,别人可以去,用人单位不录用你,完全可录用别人,录用你,就不能录用其他毕业生,日后违约,当初想去的毕业生也不一定能补缺,造成信息浪费。高校大学生应是讲诚信、讲法制的践行者,因此学校再次强调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要做到慎重选择,认真履约。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什么是三方协议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三方协议对于学校来说其作用是为了统计就业率,对于毕业生来说,签订了三方协议才能拥有干部身份,才开始计算工龄,对于有志于从事公务员等职业的朋友来说,在评定职称、提干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