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合同的生效?合同在什么时候生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30 01:35
人浏览
合同的生效在合同法中是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与问题六中涉及的“合同的成立”容易混淆,这里将两个概念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予以说明。所谓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双方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并确定双方开始受合同内容的约束。但是,合同成立后双方的义务只是不得随意更改合同内容,并不一定要开始履行,要直到合同生效后,双方才有义务履行合同。举例来说,甲出租房屋给乙,约定合同在公证后生效,在完成公证手续之前,甲的义务只是不得把房屋另行出租给他人,不得无理拖延办理公证阻碍合同生效,而不包括把房屋交付给乙。可以说,合同的成立只是为合同生效所做的准备。

只有在合同生效后我们才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合同,因此合同究竟在什么时候生效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来说,合同在成立的同时就自动生效,无须进行其他确认手续,也无须区别什么是成立时间什么是生效时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注意只有这两类,不包括政府规章、地方法规之类)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的生效时间就复杂得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应该办理批准手续,那么合同在办理批准手续后生效;如果明确说明应该办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那么合同在办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如果只说应该办理登记,而没有明确说明合同在办理登记后才生效,那么不办理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

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外,我们自己也可以约定合同的生效条件,在条件成就时合同才生效,不过这种自己约定的生效条件限制力不如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比如前面举的公证后生效的例子,双方并没有办理公证,但甲已经把房屋交付给乙使用,乙也交了房租,既然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合同,那么只能认为双方自愿放弃了“合同在公证后生效”的约定,再追究是否公证就失去了意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