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0 22:21
人浏览

  在签订合同前,无论是什么合同,都是需要遵循合同法所规定的原则,依据合同法的原则来进行合同的签订,因为合同一旦违反基本原则所签订的话,合同可能就会存在效力上的瑕疵,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原则有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吧!

  一、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原则有哪些

  (一)、适当履行原则

  建设工程合同履行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

  1、履行主体适当。即当事人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或接受履行,不得擅自转让合同义务或合同权利让其他人代为履行或接受履行。

  2、履行标的物及其数量和质量适当。即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而且还应依合同约定的数量和质量来给付标的物。

  3、履行期限适当。即当事人必须依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来履行合同,债务人不得迟延履行,债权人不得迟延受领;如果合同未约定履行时间,则双方当事人可随时提出或要求履行,但必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在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不仅仅是债务人一方的事情,债务人实施给付,需要债权人积极配合受领给付,才能达到合同目的。由于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债务人比债权人更多地应受诚实信用、适当履行等原则的约束,协作履行往往是对债权人的要求。协作履行原则也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方面的具体体现。协作履行原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2、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创造必要条件、提供方便。

  3、债务人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应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三)、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是指在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交易主体都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因此,如何以最少的履约成本完成交易过程,一直都是合同当事人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交易主体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应遵守经济合理原则是必然的要求。该原则一直为我国的立法所认可。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情形有哪些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

  (2)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4)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纠纷;

  (5)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

  (6)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纠纷;

  (7)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8)铁路修建合同纠纷;

  (9)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三、纠纷争议焦点有哪些

  1、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

  2、合同无效是否应进行结算;

  3、备案合同和“补充协议”即黑白合同不一致,在结算时应采纳哪一份合同作为结算的依据问题;

  4、对于建设部推荐施工合同版本通用条款中涉及的发包方逾期不结算是否视为认可送审价的问题;

  5、工程款结算采取何种标准的问题;

  6、诉讼中,造价司法鉴定(司法审价)的范围;

  7、关于工程质量、工期、农民工利益等问题。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合同在订立签订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同法中的原则,不然就有可能导致合同存在效力瑕疵或者无效,好了以上就是建设工程合同签订的原则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