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如何终止出口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31 16:03
人浏览

  [导读] "商界内斗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一种“暗物质”,它是一种暗流,水面看似风平浪静,冷不丁它就会兴风作浪。但是我们又无法绕开这个魔障,在企业经营中,内斗即便是残酷无比,即便是光怪陆离,即便激烈如国美“黄陈之争”让人惊心动魄,其实,都再正常不过。

  一个组织、一个人努力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只要采取的是合法手段。然而,当内斗成为一种习惯,企业和谐便是那样地可望而不可及……

  当企业进入内部的动荡期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两年来,中国企业内部,动荡不断。

  2009年,“中国快餐连锁第一品牌”真功夫两位创始人原姐夫,与原舅子之间的管理权之争,还没有从人们脑海里消失,今年7月,就爆出智联招聘高管群体“邮件互开门”事件,两个小时前CEO刚刚宣布开掉几名高管,两小时后董事会就宣布保留此几人,转而开掉CEO本人!

  智联招聘的斗争余音未消,8月,又发生了上海天游董事会人员接管公司管理权,却与CEO的人发生激烈的肢体接触!记者们还来不及追踪此事,国美黄光裕与陈晓之争,就铺天盖地地占据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

  动荡的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内部治理的多事之秋。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早年建立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层,多年经营检验之后,内部人事、权利问题显现,大股东已开始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换人、调整;高管之间私下的不满、矛盾和多年的恩怨情仇,积聚到今天,也到了爆发和解决的时候。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可能满足,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谋求最大的利益。但是,作为企业家或高管,你会发现自己精心营建的企业里有一个局,一个看不见的,永远不可能让你按欲望行事的,由游戏规则和个人利益结构起来的组织棋局。这个棋局中,各色人等各得其利。但是你只要越雷池半步,就会侵犯他人的利益,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企业里的所有人,会形成三种心理契约。一是交易心理契约,事关利益分配,二是情感心理契约,人是感情动物,三是理念心理契约,意指在一起合作共处的人,必须有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特别是高管之间。

  但是,总会有人不满于现状,总会有人心怀不轨,如果高管、大股东,或者董事,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心目中的这三种契约,有任何一种发生扭曲,他们一直遵循的心理契约就会如洪水决堤,他们就会内讧,就会混战……

  资本的意志、游戏的规则和法律,便会成为工具,成为一些人悬在另一些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地震、海啸、风暴,就会摧枯拉朽,席卷而至!

  古往今来,太多的内讧数不胜数,今天仍是层不出穷,各立山头,相互诋毁,设套使坏,大打出手,纷纷闹剧难以收拾,搀杂的元素花样百出,各方力量围绕控制权强力博弈,斗争峰回路转,恍如商战大片!

  随着新陈代谢周期的到来,一两年内,还将有大量企业从内部,爆出新闻。

  上篇 企业内部的战争

  一幕幕斗争恍如大戏,其中搀杂的种种因素层出不穷:老板的意外出局,空降兵与旧部的磨合与瓦解,家族企业与经理人文化的碰撞,控制权的明争暗斗,散财与分权的艺术,资本的合纵连横……

  历史永远不可能回头。企业一旦内讧必定斗争到底。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太多的争斗与无奈。每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个赤裸裸的关于资本与欲望的故事,这种幕后故事和阴谋掩藏在商海大潮中,让局中人物身不由己,载沉载腑…

  当年费奥莉纳黯然地对惠普说再见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她是惠普收购康柏后董事会斗争的牺牲品。大人物的命运总是相似。同样,王志东轻描淡写的一句“政见不同而已”也并不能扫去他被逐出新浪而留在心中的阴霾。那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什么是资本的意志。

  企业家的恩怨情仇,不少案例人们记忆犹新,当年柳传志与孙宏斌,黄宏生与陆强华,牛根生与郑俊怀,万明坚与李东生等一系列商界精英们的生杀故事,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云端里的身影,总是有那么多的分分合合,纠缠不清,演出了一出出精彩的活剧。

  到了2009年、2010年,各个企业经营多年之后,内讧更是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阶段。以下案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属于什么样的类型,冲突的核心焦点永远是利益之争,和生命意志之争。

  内讧类型一:

  大股东因业绩而拿掉创始人

  典型案例:

  智联招聘“邮件互开门”、上海天游高层对峙、王志东新浪出局

  智联招聘“邮件互开门”

  2010年7月23日,著名的网络招聘企业智联招聘遭遇了令业界哗然的“邮件互开门”。

  这天上午,智联招聘的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令人震惊的邮件。这封CEO赵鹏通过CEO办公室发出的邮件宣布,对CTO余用彤、副总裁罗义华及技术部总监张春日因“工作不恰当行为”而解除其一切职务并开除,同时称CFO郭建民“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的一切职务”。

  由于事发突然,员工一片哗然;但数小时后,第二封邮件再次群发而至,并彻底推翻前一封,其中称“经董事会授权,宣布董事会已解除CEO赵鹏、COO雷卫明、陈旭、倪阳平在公司的一切职务及其与公司劳动关系”,同时也澄清“CFO郭建民及罗义华、余用彤、张春日并未被解除职务,仍留用原职。”董事会的邮件否定了CEO的邮件!员工们再次瞠目结舌!

  这是为什么?一周后,有媒体道出真相:原来内斗闹剧的内幕,是外资大股东SEEK不满足于财务投资,意图一手控制企业的经营。这充分说明,沉默的大股东从不存在。

  从2006年首次向智联投资开始,至2009年,SEEK这家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大的网络招聘公司,对智联招聘增持至56.1%,已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有知情人说,“SEEK的目的,其实是想通过收购兼并进入中国市常”

  当初SEEK与智联在达成的股东协议条款明确规定:“SEEK不履行对于智联财务和运营的控制权”。但是到2009财年,智联招聘连年亏损,亏损增加到了1725.4万美元。对运营状况长期不满的SEEK,终于下决心否决了“不履行对于智联财务和运营的控制权”的承诺,在当年8月毫不留情地让前任CEO刘浩“下了课”。[page]

  新CEO赵鹏上任后仍然亏损,免不了下课的命运。

  据悉,SEEK最初接受财务投资的股东地位,无非是一种曲线妥协。“没有一家不断增持股份,直到拿到控股地位的投资者,会不想控制公司的具体经营。”

  内讧类型二:

  股权趋同导致管理权之争

  典型案例:

  真功夫创始人管理权之争、孙成纲孙成旗兄弟反目成仇、东北高速相互制衡酿成乱局

  真功夫创始人管理权之争

  中式快餐领先者真功夫餐饮连锁集团出现严重“内讧”,这一天是2009年8月12日,事件起因是真功夫创始人之一潘xx“指派”新副总——哥哥潘国良,率一群人来到真功夫总部大闹,理由是身为新任副总,却被董事长蔡达标拒绝其在办公室办公,导致肢体冲突。

  蔡达标方面认为,由潘xx单方面指派的副总经理无效,不能让潘国良在办公室办公。

  冲突双方早就积怨已深。2007年,蔡达标引入了两家风投,蔡、潘二人各持有公司47%的股份,两家风投共6%,蔡潘两人股权一样大,谁执掌大权就成了火药桶。两人在是否辞退一些老员工甚至是高层老员工的问题上,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这次导致办公室停工的纷争,实质上是在争夺管理权力,而并非股权。”虽然蔡达标与潘xx占有真功夫同等份额的股权,但实际运营,蔡达标一人几乎大权独揽,而潘xx基本没有管理权。

  虽然潘xx以各种形式强烈表达意见,但蔡达标依然不予理会。2009春节,由于真功夫停止了年终总结大会,潘xx在内部网上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全体真功夫职工拜年,结果被蔡达标强行删除了。对此,外界的理解是,蔡达标把潘xx作为一个大股东向全体员工说话的权利都剥夺了。

  这次潘xx委任其哥哥为副总经理,再次激化双方的管理权限的矛盾,导致冲突。

法律快车合同法频道为您整理合同纠纷相关知识,合同效力栏目分类齐全,欢迎浏览,感谢您的访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