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建设工程工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4 17:35
人浏览

  建设工期是指在工程动工之日起到竣工即项目正式完成之日的时间,一般承包方和发包方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会约定具体的或者是大致的建设工期,那么建设工程工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

  一、建设工程工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1、从开工到竣工按全部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停工日数,称为“日历工期”;

  2、从全部日历天数中扣除节假日未施工的天数及因设计、材料、气候等原因停工的天数,称为“实际工期”。

  一般承包合同规定采用日历工期,以便于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实际工期由于排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便于分析工期定额执行的情况。建筑施工工期是指在合同协议书约定的工期总日历天[同时结合合同约定的工期变更(如有),进行相应天数调整后的工期总日历天数,即经工期变更调整后的工期总日历天数。建筑施工中的“天”,除合同特别指明外,均指“日历天”。即包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合同中按“日历天”计算时间的,开始当天不计入,从次日开始计算,且期限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当天24:00时,而不是通常的工作时间,这是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及根据《民法总则》第203条的规定,“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24:00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至时间。

建设工程工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二、影响工期的因素有哪些

  1、内部因素。

  包括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功能、规模以及项目建设中采用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和施工技术方案等。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类项目,由于建设规模、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及流程、工程结构的不同,影响建设工期的因素也不同。内部因素主要反映不同建设项目或相同项目不同建设规模、标准之间所存在建设工期的差异。

  2、外部因素。包括:

  (1)建设地点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到内部因素所涉及的建设工程量、建设的难易程度、交通运输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气候条件主要是指建设地点的海拔高度、冬季施工期、年度降雨天数、年大风或台风天数、最大冻土深度等,气候因素影响了建设的年有效工期以及由此导致的降效。

  (2)供应条件。主要指建设项目的资金、材料设备、劳动力、施工机械等的供应及其质量。供应条件受整个国民经济和建筑业发展的影响。实践表明,供应条件是影响建设项目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不少重点建设项目,由于资金到位率高,物质供应有保障,加上主管部门和参与建设各单位的科学管理,项目建设工期明显缩短,使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也有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仓促上马,建设资金不足时搞“钓鱼”工程,严重影响了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致使工期一拖再拖,形成了“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的状况,不仅造成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差,还给参与建设的各方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扯皮”或纠纷现象。

  3、管理因素。建设项目的实施涉及计划、建设、财政等行政部门和业主、设计、施工、咨询等诸多单位,就建设工期或建设速度而言体现了上述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协调配合能力。

  三、相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十七条工程竣工结算以合同工期为准,实际施工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或延后,发、承包双方应按合同约定的奖惩办法执行。

  综上所述,建设工期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上述两种方法,但是由于建设工程的工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并不会都能在约定的日期内完成,当事人在计算时需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建设工程工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