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结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作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30 11:04
人浏览

  现在的人对于婚姻的选择权是非常自由的,有人结婚也有人离婚,在离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了财产分配而产生纠纷,甚至闹上法庭,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少人在结婚之前会去做婚前财产公证,以防离婚的时候另一方要分财产,那么结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作用?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结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作用

  1、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这样的一纸公证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效力,它可以从物质上约束着夫妻双方对婚姻负责,对降低离婚率有很大的作用,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有明显的效果。

  2、婚前财产公证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夫妻之间的感情;爱情和婚姻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从恋爱走到结婚对每对情侣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如果就因为在结婚前办理了一个财产公证而分清夫妻双方的财产问题,这会大大伤害夫妻间的感情。

  3、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法官可以通过对婚前财产公证书的仲裁来自由裁量财产的归属,这样做减少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为界定各自财产利益而进行的大量调查、取证、判断、执行等麻烦,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

  4、婚前财产公证无法保护无形财产;婚前财产公证可以较容易界定的都是有形的产权。

  二、婚前财产公证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配

  1、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系在结婚之前。如果财产权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其性质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2、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持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外有约定的除外。

  3、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根据婚姻法及物权法的规定,婚前一方全额出资购房且取得房产证的,毫无疑问房产属于一方婚前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不计入在夫妻共同财产内,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房产。

  三、婚前财产公证的特点是什么

  1、自愿性。虽然《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应当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但法律中规定的是“应当”而不是“必须”。

  2、选择性。男女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可对法定的婚前财产范围进行选择性的公证。

  3、合法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公证机关对申请公证的夫妻双方就婚前的财产及债务等情况的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出具公证文书的一种法律行为。从公证所要具备的条件看,未婚双方应达到法定婚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双方是以即将成立婚姻关系为前提和目的进行的财产公证;从办理公证的程序看,该公证是由当事人本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书须经公证双方和公证处三方签名盖章,并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只要是经过公证的个人财产,其所有权就应依法受到保护,一方就享有该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并依法保障不受另一方的侵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结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作用等知识,由此可见,婚前财产公证对于夫妻双方都有约束力,可以保护公民婚前的有形财产,在产生纠纷的时候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夫妻关系和感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