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家暴离婚起诉状范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20 15:09
人浏览

  家暴是在很多不幸婚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危害性极大,受害方的身体和精神都会饱受摧残,那么在遇到家庭暴力时,一些受害方都会委曲求全,但是更好的做法是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比如起诉离婚,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家暴离婚起诉状范本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家暴离婚起诉状范本

  原告:xxx,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xx。住址:xxx省xxx市xxx街道xx号。

  被告:xxx,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xx。住址:xxx省xxx市xxx街道xx号。

  诉讼请求

  1、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原告与被告离婚;

  2、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xxxx元;

  3、(有孩子的话,如果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儿子/女儿xxx由原告抚养,被告按月支付抚养费至女儿年满18周岁止;

  4、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详述认识的经过,申请离婚的理由,家暴造成的伤害,诉讼请求,例如下文:)

  原、被告双方系经朋友介绍认识,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x市xxx区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婚后原、被告生育一子/女,取名xxx,现xx周岁。

  由于原告婚前对被告缺乏了解,婚后才发现被告脾气暴躁,性格乖戾多疑。最让原告最难以忍受的是,被告动辄就对原告辱骂、殴打

  原告认为,被告家暴的恶劣行为让原告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夫妻双方之间的感情已彻底破裂,确实无法共同生活,绝无和好的任何可能。其次,考虑到儿子/女儿从小和原告关系更加亲密,原告相对被告工作更加稳定,故请求贵院将儿子/女儿判给原告抚养。

  为维护原告婚姻自由和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如所请,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二、起诉离婚的流程

  1、不上诉: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到期生效

  2、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3、调解离婚:起诉→受理→审理→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4、撤诉的:起诉→受理→审理→调解→撤诉(撤诉可以在判决前的任何阶段)

  三、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起诉离婚

  第一,写离婚起诉状

  (一)在开头写明被告和原告的基本情况,具体是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

  (二)写明诉讼请求,一般在起诉离婚中会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请求:1.请求法院判决离婚;2.有关孩子的抚养问题,包括由谁抚养,抚养费的多少以及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方式等;3.有关财产分割方面的请求;

  (三)书写事实与理由,概括一下双方何时结婚、何时生子,因何原因离婚等情况。

  (四)具状人的姓名和日期。

  离婚起诉状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口头到法院起诉的,法院会做记录,需起诉人签字或盖章。

  第二,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

  这里所讲的证据主要是指,家庭暴力证据、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相关财产方面的证据,包括房产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第三,拿着之前准备好的起诉状2份,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双方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地所在的法院起诉,到立案庭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立案庭审查是否受理该离婚案件,并交纳诉讼费用,回家等通知。

  第五,法院受理了该离婚案件后,将在法定的时间内向对方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第六,离婚调解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

  所以如果对方同意离婚,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离婚调解,也可能是在庭前组织调解也可能是在开庭时首先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调解成功的,发民事调解书。如果不同意离婚或者调解不成功的将继续开庭。

  第七,开庭时,双方都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讼请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对有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做出判决。这时,法院可能判决离婚也可能判决不予离婚。一般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被告又不同意离婚,法院会判决不予离婚。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家暴离婚起诉状范本的法律知识。通过以上内容大家可以了解,遭遇家庭暴力时,受害方一定要学会正确地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起诉离婚时准备好诉讼所需的证据。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