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协议离婚与法院判决离婚析产方式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26 03:33
人浏览

  离婚有协议离婚诉讼离婚这两种方式,不管是哪一种离婚方式,都需要进行析产,那么离婚时处置房产,是协议离婚还是走法院判决、调解?民政局协议离婚与法院判决、调解办理房屋析产登记有哪些区别?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一、提交资料不同

  除均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免税证明、房屋平面图等资料外,民政局协议离婚析产需提供当事人双方身份证明、离婚证和离婚协议原件;法院判决、调解离婚析产需提供现产权人身份证明和生效法律文书(判决书或调解书)。

  二、办理登记申请人不同

  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的,需双方共同申请办理房屋登记手续;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的,只需现产权人一人持生效法律文书及所需材料申请办理房屋析产登记即可,但双方另行约定的或法院要求协助办理的除外。

  三、办理时间和成本不同

  到民政局协议离婚的优点是办理时间短、程序简便、成本低。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随时签署离婚协议,领取离婚证;而在法院达成调解协议则程序较繁琐,需先立案后开庭,再经调解、判决,办理时间较长,相应成本也较高。

  四、析产约定内容严谨度不同

  从协议内容来看,民政局对此基本不审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因此,协议书中涉及对财产、子女、债权债务的处分,往往是根据当事人对法律的认识,措词不规范,考虑不周全,极易产生纠纷,留下隐患;而法院协议离婚,经过律师、法官的层层把关,对调解书的每一条款都会逐条进行审查,合法、严谨,并确保今后可供强制执行,没有隐患,更彻底地解决问题。

  五、强制力不同

  更为重要的一点区别在于,从协议的履行方面来看,民政局协议离婚所备案的离婚协议书虽然有效,但是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当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时,另一方必须向法院另行起诉解决,而协议书中所约定的内容,也并非百分之百能得到法律的支持。一旦产生纠纷,仍需法院判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通过法院达成的调解协议离婚或判决离婚,有法院制作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六、物权变动生效时间不同

  民政局协议离婚的,房屋物权的改变在当事人双方在房管部门办理完离婚析产登记后才生效。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的,房屋物权在相应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即发生了改变。

  (责任编辑:小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