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9 10:05
人浏览

  夫妻双方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关系,那么就会选择离婚,离婚以后肯定要对财产进行分割,如果一方在离婚之前将财产进行转移,那么肯定会侵犯到另一方的权利,这也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对与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也有所规定,那么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认定

  对“离婚时”应作扩大解释,即不限时间节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时限,涵盖了整个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无权擅自处理重大财产,如一方擅自处分即侵犯了另一方的财产权。只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故意隐瞒擅自处分较大额财产的行为,通常是非善意行为,均推定为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制裁的是“非法”、“拒不交出”、“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因此,不管系何时从事上述行为,只要在婚姻存续期间,只要有企图非法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均视为转移隐匿的行为。

  二、蓄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解决

  1、如果是在离婚诉讼中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行为,一经认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2、如果一方在起诉离婚时就夫妻共同财产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也作出了财产保全的裁定,同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查封、扣押或财产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而另一方仍然实施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行为,人民法院这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如果是在离婚以后另一方发现一方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诉讼时效为两年,从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等行为之次日起计算。

  三、怎么防止离婚一方转移财产

  1、不要把财权交给一个人

  此外,夫妻双方一旦发觉夫妻关系行将破裂时,为防止一方单方面处置财产,夫妻最好不要像平时那样把财权交给一方;如果一方擅自处理贵重的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要及时制止,特别是对一方以捐赠等名义将财产转移的情况,不可掉以轻心。

  2、财产公证或协议

  法院一位民事法官指出:预防因离婚引起的财产纠纷,最好办法就是财产公证。夫妻双方进行财产约定时,不仅要约定婚前财产,还应对婚姻关系续存期间的财产以及离婚时的财产如何分割进行约定。同时,夫妻双方也可通过订立书面协议,私下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

  综上所述,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认定非常广泛,只要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故意的将财产转移给他人,并且造成了另一方的损失,那么就是婚内转移财产,如果夫妻双方都有离婚的想法,那么最好不要将家里的财产交由一人保管。以上就是“婚内转移财产的时间认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