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如何认定家庭暴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9 22:43
人浏览

  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法律对于家庭暴力而导致的离婚有一定的规定。对于那些施暴人,被施暴人可以申请精神赔偿。那么法院如何认定家庭暴力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法院如何认定家庭暴力

  1、目前法院主要认定是硬暴力,也就是身体暴力比较多。如男方暴力殴打妻子一方,导致女方身体受到伤害,并且报警记录,医院验伤报告等作为证据,那么法院就可以认定存在家庭暴力,可以判决离婚,并且对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2、言语的长期冷落、忽视、辱骂的情况法院认定的很少,冷暴力在中国还没有先例,法院基本不予认定。

  3、对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员,另一方离婚的时候可以要求请求损害赔偿,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损害赔偿。

  二、什么是家庭暴力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采用毒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其人身自由和伤害其身心健康及采用其他手段,造成家庭成员在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严重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和家庭虐待,其行为方式和后果在含义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家庭暴力的持续和经常性,是区别“家庭暴力”和“家庭虐待”的实质要件。

  家庭成员之间偶尔的打闹、争吵,且未对对方造成人身自由、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侵害,则不构成家庭暴力。

  三、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多少

  遭受家庭暴力一方是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由于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在家庭暴力情形下。这里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等。精神上痛苦是极其主观的感受,别人无从得知,从而精神损害不可能精确计算,只能委之于法官凭借司法经验,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情节、常理、医学鉴定等因素予以判断。

  我国法律对于因家暴而引发的离婚的损害赔偿和救济手段,都有明确的规定。受害人也要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法院如何认定家庭暴力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