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信息化金融机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9 02:47
人浏览

  核心内容:信息化金融机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信息化金融机构是信息化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产物,通过信息化金融机构可以对传统的金融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更方便快捷。以下就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内容。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一、信息化金融机构的特点:

  1、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信息技术投入,硬件设施升级等基础性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信息化金融机构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更是在金融服务方面同样取得了质的提升。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成为了信息化金融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

  2、金融创新产品更加丰富

  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极大的提高了金融的创新能力,各金融行业不断推出新型的金融产品。金融行业线上线下业务的创新组合,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拓展了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空间。

  3、资源整合能力更为强大

  现代金融机构的业务构成复杂,信息化的建设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实现业务的整合。同时,通过完整的IT建设,可以使得金融机构按照一个统一的IT架构将机构内部各管理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化建设集成的统一内部管理系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运作的空间更为广阔。

  二、信息化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

  1、传统业务的电子化模式

  传统业务的电子化实质也是金融电子化的过程,是指金融企业采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传统金融服务行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金融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它是一种基于传统的、封闭的金融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其本质是行业内部管理的自动化于信息化。[page]

  2、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为金融服务电子化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金融机构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加速转型,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电子化的范围及影响。金融服务电子化的变革体现在金融电子渠道对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不断创新。

  3、金融电商模式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充分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会,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是每个机构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体现在运营模式上的一个最大特色和共同点就是金融机构电商化的选择。他们或者自己建立电商平台,或者与其他拥有海量客户信息和渠道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电商平台,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其目的都是获得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