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肢体残疾评定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30 10:57
人浏览

  对于劳动者来讲,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残疾等情况,一般是可以找相关的机构进行肢体残疾评定,根据评定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伤残等级标准。那么肢体残疾评定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肢体残疾评定标准

  1、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肢体残疾评定标准

  (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2、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3)双大腿缺失;

  (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

  (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3、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双小腿缺失;

  (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它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

  (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

  4、肢体残疾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单小腿缺失;

  (2)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

  (3)脊柱强(僵)直;

  (4)脊柱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

  (5)单手拇指以外其它四指全缺失;

  (6)单侧拇指全缺失;

  (7)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8)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二、评残的时候要带上哪些材料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实,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三、残疾人犯法会坐牢吗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肢体残疾的人犯罪与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理。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残疾人犯罪的审判中,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保障残疾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在量刑时,注重依照其在犯罪团伙中的地位、作用、涉及犯罪的数额、社会危害后果及事后认罪态度等情节,依法分别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所以说,一般的残疾人犯罪是按照正常人的标准处罚,只有精神病人可以免除处罚,聋哑人,盲人减轻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肢体残疾评定标准的介绍,我们国家对于残疾人的保障制度也是比较完善的,不同等级的肢体残疾评定结果对于患者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