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伤残鉴定有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2 14:27
人浏览

  不管是工伤还是因为交通事故等意外受到人身损害,我们在需要向对方索赔的时候,可以先做伤残鉴定,并根据伤残鉴定等级来要求责任人进行赔偿,很多人对于伤残鉴定的地点、时间、项目等不是很清楚,法律上对此也是有相关规定的,那么伤残鉴定有什么法律规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伤残鉴定有什么法律规定

  1、伤残鉴定是去司法鉴定中心做,现在有很多个体的司法鉴定所都可以做的,需要携带完整的病历和医生的诊断证明,鉴定所的工作人在参阅完整病历后才能核定伤残级别;

  2、工伤伤残鉴定的,需要待工伤认定后,本人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不是工伤伤残鉴定的,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即可。

  做伤残等级鉴定需要材料:

  (1)病历本及住院的大病历本、所有的X片子、交通事故认定书、出、入院小结、被鉴定人身份证。另外,提醒,一定要被鉴定人亲自去鉴定机构。各鉴定机构需要的材料有细微差别,建议电话咨询鉴定机构;

  (2)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即不要过早鉴定,不要迟迟不鉴定,前者的鉴定报告可能被推翻,后者可能因长时间的恢复训练导致鉴定不上;或等级降低。如果交通事故受伤较为严重,且也准备委托律师来处理的,建议伤残等级也一并委托律师代为处理。

  二、工伤骨折伤残鉴定后工资怎么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伤残鉴定检查什么项目

  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损伤后休息时间长短的合理性判断。

  8、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医疗依赖程度鉴定。损伤致残后对护理及医疗的依赖情况判断。

  9、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或分析损伤形成机理。

  10、保险调查。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伤残鉴定有什么法律规定等知识,综上所述,伤残鉴定需要携带相关资料,按照法律规定流程到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所鉴定的项目包括有损伤程度、因果关系、保险理赔以及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等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