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院鉴定伤残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2 18:23
人浏览

  如果在工作中造成了工伤,或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损害,受害人要申请伤残鉴定才行,根据伤残评定等级,才能获得相应的伤残补偿金,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做,那么医院鉴定伤残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院鉴定伤残是怎样的

  1、进行伤残鉴定的受伤人员,在治疗终结后,有向司法机关申请伤残鉴定的权利,也可通过律师事务所委托进行伤残程度鉴定。

  2、鉴定时机(即治疗终结后)一般可在受伤后3个月进行,损伤严重者可根据伤情延长时间。

  3、评残时应携带经治医院的医疗诊断证明(可复印件),和辅助医学检查材料(如X光片、CT片、核磁片、化验单等)及身份证明。脑外伤后果严重者应有住院客观病历(复印件)。

  4、鉴定时,应将《委托书》、病情材料等交给法医。

  5、法医根据工作需要需对伤者进行医学检查,伤者要配合各项检查。无理由不配合者,将影响鉴定进行。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应该携带的材料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三、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判断依据: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医院鉴定伤残是怎样的”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做伤残鉴定注意,时机是治疗终结后,一般可在受伤后3个月进行,损伤严重者可根据伤情延长时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