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精神司法鉴定需要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10 14:50
人浏览

  精神司法鉴定是我国现目前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鉴定关系着一个人的定罪量刑,同时,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一旦鉴定结果为精神病患者,则该当事人是可以不用承担责任的。那么,精神司法鉴定需要多久?对于精神司法鉴定是如何规定的?针对上述问题,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精神司法鉴定需要多久

  具体问鉴定所。鉴定所的案件多了就慢一些,案件少了就快一些。一般一个月内出来。鉴定时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不能具体明确的给出一个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通则》

  第二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精神司法鉴定的注意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通则》

  第二十五条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到场见证;必要时,可以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

  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到场见证人员应当在鉴定记录上签名。见证人员未到场的,司法鉴定人不得开展相关鉴定活动,延误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三、精神司法鉴定的目的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一)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三)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四)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五)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可以得知,精神司法鉴定是一项十分专业的鉴定项目,必须要有这种鉴定资格的特殊司法鉴定机构才有资格去鉴定。不过鉴定的时间也是不一定的,需要询问鉴定单位,不过一般是不会超过一个月的。以上就是精神司法鉴定需要多久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