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9 11:24
人浏览

  有些犯罪嫌疑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法院审判之前给自己争取到了缓刑的机会,这就说明这个人可以不用在监狱里面服刑了,但是司法局却不接受这个情况,这就让人非常尴尬了,那么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详细解答下司法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一、司法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1.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2. 而且现在司法实践中,除非是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判完以后补交接收信息,其他程序的在判刑前先调查接收的司法局,同意后才判,所以这种情况现在也不太会发生了。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司法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

  二、司法局不接受还能判缓刑吗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三、司法局矫正的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针对司法局不接受矫正怎么办的详细介绍,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司法局不接受矫正,那么我们表现良好,法院也是可以对我们进行缓刑的,但是缓刑期间一定要遵纪守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