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次要责任承担多少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7 00:52
人浏览

  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是机动车之间,也可能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还有可能是机动车与行人之间。而无论是哪种情况下的交通事故都需要对事故责任做出划分,而这其中有一个是次要责任。那么交通事故责任次要责任承担多少赔偿?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交通事故责任次要责任承担多少赔偿

  1、如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的,那么: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如是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那么:

  (1)负全部责任者承担100%;

  (2)负主要责任者承担70%-80%;

  (3)负同等责任者承担50%;

  (4)负次要责任者承担20%-30%;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

  交通违章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根据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来判定的,而路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的根本原则。其先后程序如下:

  1、违反各行其道规定的;

  2、违反让行规定的;

  3、违反交通规则其他规定的;

  4、违反交通安全原则的。

  三、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规章,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有以下三点:

  1、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即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违犯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俗称的违章行为。如不存在违章行为,就不属于交通事故。

  2、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要负相应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3、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交通事故责任次要责任承担多少赔偿的相关介绍,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包括五种,即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全部责任与无责任,还有一种是同等责任,在不同的责任下,当事人需要承担的赔偿比例是不同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