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08 08:31
人浏览

  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发生几率也增加了,有的是一般轻微的事故,责任划分非常清晰,很多人选择私下赔偿,也就完事了,而有的交通事故,可能比较复杂,必须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有人问,交通事故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交通事故立案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立案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告的身份要与案件直接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的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二)被告的身份应该清晰明确

  在交通事故立案中,应该弄清楚被告的具体身份,如他姓名是什么,住在哪里,有没有其身份证,又或者是有没有他的驾驶证。总之,要拿得出证明被告是真实存在的人,不是虚假的身份,也没有离开人世,不然也不予以立案。

  (三)被告的行为得违反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告人的违法行为得触犯了刑法,才予以立案。

  也就是说,在这起交通事故中,被告的罪行比较严重,最低也会导致受害人伤残,这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才予以立案调查。

  (四)原告上诉的要求得明确

  对于自己为什么上诉,上诉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赔偿,还是为了让被告获得法律的惩治,原告应该在上诉的状纸中写清楚。

  (五)有关这起交通事故的证据

  为了增加上诉的成功的可能,原告就应该向法院提交详细而且有效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是在这起交通事故中遭受了损失、受到了伤害,被告确实因为在这起交通事故中负起主要责任。

  二、交通事故诉讼详细流程

  1、原告在交通事故律师的陪同下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满足起诉条件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

  2、由此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可能会有法院会在交通事故律师的申请下调查取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

  3、是开庭审理阶段。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和他的交通事故律师,并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开庭后,书记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然后,进入第一个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或者交通事故律师陈述,证人作证,宣读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原告或者交通事故律师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或答辩,交通事故和对方互相辩论,审判长询问各方意见,开庭审理阶段结束。

  4、进入判决和裁定阶段。法院必须公开判决,送达判决书,(当事人提出上诉递交上诉状,进入上诉审理程序),判决书生效。

  三、交通事故诉讼材料证据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交通事故立案标准是什么”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交通事故的立案,需要符合这些条件,原告的身份要与案件直接相关、被告的身份应该清晰明确、被告的行为得违反刑法,原告上诉的要求得明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