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有什么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6 15:32
人浏览

  缓刑是对于犯罪分子的一个宽大处理的,对于这个宽大处理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者都可以适用的,只有那些犯罪情况不是十分恶劣的犯罪者才是可以适用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有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有什么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受缓刑宣告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二、交通肇事逃逸不适用的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制、脱离控制,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不愿意对被害方予以赔偿,客观上不具有悔罪行为。因而在其归案后,即使产生了悔罪心理,实施了悔罪行为,但他们的“罪过”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仅应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不宜适用缓刑。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要是属于一般情节,即量刑范围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同时满足其他的缓刑条件,那么在判刑的时候同时宣告缓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话,则一般是不适用缓刑。

  人死亡的,虽然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但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从宽掌握。

  相关知识:《意见》规定6种情形一律不适用缓刑:

  1、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2、有出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的;

  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后逃逸的;

  4、斑马线上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

  5、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6、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交通事故追责的方式有哪些?

  1、报警,及时找交警处理,通过交警制作的责任认定书进行追责;

  2、协商解决交通事故;

  3、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追责。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有什么条件的全部内容。交通肇事罪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相应的处罚也是不同的,特别那些醉驾毒驾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