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车祸车速怎么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8 11:42
人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进行测速处理,测速方法一般是通过路口的监控来进行测算,或者是根据刹车痕迹来进行处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车祸车速怎么测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车祸车速怎么测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一般是通过路口的监控来进行测算或者是根据地上的刹车痕迹进行计算出交通事故的时候的行车速度。

  二、道路安全法中车辆的行驶速度规定

  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2、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3、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1)、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2)、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3)、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4)、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5)、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4、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5、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6、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三、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

  1、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立即打“122”电话报警,听候处理。

  2、公安交警部门接报后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取证,恢复交通。

  3、经现场勘查,不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作非道路交通事故的结论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立案调查。

  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对交通事故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道路状态进行检验或者鉴定。

  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知死者家属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并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预付伤者的抢救医疗费及事故责任保证金,如不预付则暂扣车辆直至事故处理结案。

  6、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后,依法对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支队法制科申请重新认定;支队法制科受理后30日内作出重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为最终认定。

  如果对方全责,请注意,不要轻易让对方离开,让对方联系保险公司,问是否要来看现场(大部分保险不看现场的,忙不过来),如果来看,那就一起等到他们过来看,如果不来看或已看完,要求对方保险公司到自己指定的修车地点去定损。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车祸车速怎么测问题的详细解答,在我国发生交通事故是必须立即停车,通过正规的仪器进行测速处理,同时也要保护好现场抢救伤者,同也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