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车祸过后去交警大队该怎么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30 15:26
人浏览

  发生车祸之后都是需要交警出来处理问题的,有时候也是需要去交警大队处理问题的,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其实是不清楚到了交警大队怎么处理问题的,所以车祸过后去交警大队该怎么说?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车祸过后去交警大队该怎么说

  交警处理一般程序交通事故,交警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这个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条中有对事故勘查人员作了资格规定。

  目前资格规定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资格管理规定(试行)》。这个属于内部办案规定,可能互联网查询不到,我大致内容告诉你一下:

  1、事故处理岗资格等级分为三种,初级,中级和高级。

  2、初级资格可以处理一些财产损失及伤人的事故。 中级资格可以处理财产损失、伤人的事故和亡人的事故。 高级资格是可以对所有类型事故,并初级和中级资格办案人员进行案件指导。

  一般程序案件既有财产损失,也有伤人,还有死亡的,具体还是看案件性质来确定相应办案资格。

  二、发生车祸私了要去交警队签什么协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如果在道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的,并没有造成人身伤亡的,当事人对事实以及成因没有争议的,可以马上撤离现场,恢复交通的运行,事故的当事人自行协商和处理损害赔偿的相关事宜;如果说在实际当中,当事人没有在第一时间撤离现场的,那么就应当迅速地向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一般情况下,在道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的,但是如果只是造成了轻微的财产损失的话,并且基本事实是清楚的,事故当事人就应当马上撤离事故的现场,然后再就事故的各事项进行协商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如果已经协商好了,达成一致意见的话,就可以拟写一份协议书,然后一起去交警队递交,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同时记得要让交警队出具调解协议书,以示公正。但是协议中所包含的内容应当只是本次事故的民事赔偿部分。协议的具体内容应该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来完成,要注意载明以下六点内容:调解的依据是什么;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是怎样的;损害赔偿的项目有哪些和数额是多少;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及比例是怎么划分的;赔偿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以及调解的日期。

  三、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应该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立即停车,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交通事故损失

  第一、立即停车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立即停车。停车以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夜间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第二、及时报案

  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在警察来到之前不能离开事故现场,不允许隐匿不报。在报警的同时也可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呼救、求援。如果现场发生火灾,还应向消防部门报告。当事人需得到对方明确答复方能挂机,并立即回到现场通报联系情况、等候救援及接受调查处理等。

  第三、保护现场

  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包括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随意挪动位置。当事人在交通警察到来之前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破坏。为抢救伤者,必须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等,应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

  第四、抢救伤者或财物

  当事人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能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包括采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并设法送就近的医院抢救治疗,除未受伤或虽有轻伤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抢救。对于现场散落的物品及被害者的钱财应妥善保管,注意防盗访抢。在有可能发生大火、爆炸的险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

  第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事故当事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首先应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其他可能引起火警的隐患。事故现场禁止吸烟,以防引燃泄漏的燃油。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危险性液体、气体发生泄漏,要及时将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泄漏量等情况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第六、协助现场调查取证

  在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应积极配合协助交通警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并听候公安交警部门处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车祸过后去交警大队该怎么说的相关介绍,车祸之后如果要去交警大队处理问题的话,是需要去好好的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方式呢,这样处理问题也比较好的呢,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