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车祸的司法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08 12:05
人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一般是交由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如果案情比较严重的话,可能是无法进行调解的,这个时候也许当事人会想要走司法程序,但是司法程序的时间一般会比较久,那么车祸的司法程序是怎样规定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一、车祸的司法程序

  交通事故走法律程序一般要六个月时间,如果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可能时间更长。

  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对人身伤害提起诉讼从知道应当知道之日起1年,民事诉讼一般的诉讼时效为2年。交通事故是按照的是人身损害诉讼时效为1年。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力,而进入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经宣告或送达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对此裁判,当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诉或上诉。

  

  二、车祸责任怎么划分赔偿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三、发生车祸后的处理流程

  1、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同时又伤车的重大事故时,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和120急救中心;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然后,还应该把案情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2、若发生了只有车损的事故,就相对而言就简单一些了。在保护事故现场的同时,只可将案情迅速报警和保险公司,让他们出现场进行勘查,为日后的认定责任提供方便。

  3、交警在双方认可签字后,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双方可协商解决,也可走法律程序,到法院诉讼。

  车子发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及时拨打。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车祸的司法程序”全部内容。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走法律程序一般要六个月时间,如果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可能时间更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