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外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25 23:48
人浏览

  国外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醉酒驾驶等一些醉酒犯罪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如何遏制醉酒驾驶,他们都有各自的解决办法。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注重前端控制,把酒后驾驶纳入了刑法的视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酒后驾驶行为的立法模式还不够完善,但是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酒后驾驶引起的恶劣交通事故给我国敲醒了警钟,因此我国应该结合发达国家的立法模式来设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立法模式来惩治酒后驾车行为。下面就相关国家的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进行逐个分析。

  (一)美国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在美国醉酒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人身伤害已被纳入刑事犯罪的范围,即使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起来,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可判一周监禁,重的可以判一年监禁,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将被无条件吊销驾照。例如,美国《模范刑法典》第205.5条公然醉酒罪:行为人以治疗之外的目的摄取酒精、麻醉品或者其他药物,致使在公共场所内的自己、他人或者财产受到明显的影响或者干扰附近的他人的,构成犯罪。[vi]美国除了有法律法规的硬性措施严惩酒后驾驶,同时还伴随着一些柔性的惩罚措施,例如,不论何种交通违章,只要被开具罚单和接受处罚,违章记录即永久性的存入个人有关档案中,这些记录对本人晋升、信用、保险、求职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的保险费会随着驾驶者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多而上涨,保险公司甚至会拒绝向经常发生车祸的驾车者提供保险。美国德克萨斯州因酒后驾车而撞死行人的车主要面临长达10年之久的“软惩罚”。主要内容:第一,在这10年的惩戒期间,必须将受害者的照片随身携带,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过失杀人的罪过;第二,到了每个礼拜日,必须把10美元捐赠给以受害者姓名命名的基金会;第三,每逢在受害者忌日的这一天,必须在墓地上摆上鲜花,深刻忏悔;第四,每个月必须用一天的时间,在自己醉酒的酒吧前站着,双手高高举起上面写有“我因酒后开车,不幸撞死人”的字样的牌子,向过往的司机现身说法,让他们引以为戒,谨慎驾车

  (二)英国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英国对酒后驾车处理是:初犯吊销驾照1年;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如果在10年内共有3次被判酒后驾车,要终身吊销驾驶执照。一旦发生事故,终身无驾车资格,而且还要重罚和服刑。据英国交通部门统计,导致酒后驾驶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交通安全意识缺乏。2008年圣诞期间,142个酒后驾车案例中有69人年龄不到30岁,因此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对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对中学生开设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中,酒精对人行为能力的影响、驾驶安全等是重要内容;到了驾驶训练年龄,更多的关于酒精与驾驶关系的内容会得到讲授,重点放在因酒后开车对交通安全、特别对乘坐人的车辆安全的影响上,使受教育者在关心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关心自己行为可能对其他人的破坏影响

  (三)法国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法国新刑法典》创立了“蓄意致他人与危险的”概念,他是一个介于“故意”和“轻率不慎”、“疏忽大意”之间的中间概念。在该刑法典中,“蓄意致他人与危险”的概念出现在两类场合:第一类在“因轻率不慎而杀人或伤害的范围内出现‘蓄意致他人于危险’”的概念。第二类不考虑任何损害结果的“蓄意致他人于危险”。酒后驾驶行为属于典型的“蓄意致他人于危险”的情形。《法国新刑法典》中对这种行为根据是否考虑损害结果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予以处罚:一种是造成死亡或伤害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蓄意违反义务”的概念与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加重的情节;另一种是没有损害结果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只要酒后驾驶行为导致危险的存在就构成犯罪。以看出,《法国新刑法典》在经过修改后对“蓄意致他人与危险境地”的行为采取的是严惩的措施。一方面,把对该行为的惩处提前,只要求有危险的存在即可。另一方面,这类“蓄意违反安全或审慎义务”的情况,如果行为人过错特别严重,将受到加重处罚。所以法国作为葡萄酒大国对醉酒驾车非常敏感,即便司机只是出于轻微醉酒状态,驾驶证也会被注销,并交纳相当于7600元人民币的罚款。如果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8%时,将终身不准开车。如果醉酒司机导致他人死亡就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受害者受伤,司机必须支付医疗费用等巨额赔偿

  (四)德国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德国从本世纪以来,加强了对醉酒驾车的管理。德国刑法典对酒后驾驶行为作了具体的细分。按照不同的道路交通分为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以及公路交通。进而对不同的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酒后驾驶行为分别成罪。就犯罪构成而言,客观上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由于饮酒或其他麻醉品造成不适合驾驶或无能力驾驶却仍然驾驶的;二是对他人身体、生命或贵重物品造成危险。经分析可看出刑法与法益保护的联系,并不要求只有在法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才能产生刑事可罚性,只要在具体危险犯罪中,符合刑事可罚性条件的行为构成本身具有对法医的危险就足够了。具体规定,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03%就要被罚款,到了0.05%就吊销驾驶执照一个月;如果再犯,将处罚更高的罚款,并吊销驾照3个月。此外司机还要受到180天的监控观察,在此期间不得饮酒,违规者将面临终生不得驾车的重罚。对驾驶商用车辆的人,绝对不能沾酒

  (五)日本对酒后驾驶的立法概况

  日本治理酒后驾车也是非常严格的,例如,日本刑法第208条之2危险驾驶致死伤罪:受酒精或者药物的影响,在那一正常驾驶的状态下,驾驶四轮以上的汽车,因而致人伤害的,处15年以下惩役;致人死亡的,处1年以上有期惩役。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醉酒驾驶者,处两年以下徒刑或者十万以下罚金。带有酒气驾驶者,处三个月以下徒刑或者五万日元以下罚金。醉酒驾驶两次以上的,将被判处六个月徒刑。他们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盘腿静坐,反省自己的过错,写出深刻的检查。在日本,当司机血液的酒精浓度超过0.05%时,将被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五万日元,并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还要追究向司机提供酒精者的责任。不久前,包括广岛、滋贺、长崎在内的16个地方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公务员酒后开车,无论是否发生事故,一律的免职或停职。在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中,还增添了许多新的条款。例如,对于拒绝接受呼气检查的驾车者,罚金从五万日元增至到三十万日元以上。再如,乘坐酒后驾驶车者车辆的其他人员也要被重罚,因为他们没有阻止司机酒后驾车,所以一样有责任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