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东莞:电动自行车 能否上路下月“揭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27 18:12
人浏览

  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即将揭晓。

  自16日东莞市法制局发布《关于是否准予电动自行车上我市道路行驶征求意见的公告》以来,是否应该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已经成为全城的一个热点话题,“禁止方”和“开放方”争执不下。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对电动自行车是“开”还是“禁”将在4月底给出定论。有关消息人士预测,在东莞道路交通的现实形势下,如果完全开放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严峻的交通畅通和安全问题。因此,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最终东莞将会对电动自行车说“不”。

  交警部门:争取“禁止”力保“限制”

  据了解,交警部门早在去年就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对策的专门报告,鉴于东莞市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交警部门一直在积极争取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最基本的底线是限制电动自行车在指定时间指定路段上路、禁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路,以防止对电动自行车放任不管后随之而来的车辆难以有效管理、道路更加拥堵、交通事故急剧上升、造成的交通事故难以处理等问题。

  预测:可能对电动自行车说“不”

  有关消息人士称,由于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涉及面广,事关现有数万名电动车主的出行便利和经济利益,东莞市政府年初即已组织法制、公安、交通、工商、广电等有关部门成立“智囊团”。

  3月15日“智囊团”已经完成了相关调研论证工作,并提交了调研报告,在完成向市民征求意见和报广东省政府批准的法定程序后就会作出定论。

  鉴于东莞多数道路通行能力已经接近饱和,在现有城市格局下道路交通已无大拓展的可能,本来就比较狭窄的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车混行,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会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而如果让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的话,则不仅会使城市道路背上沉重包袱、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还会给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交通事故数量急剧上升。

  因此,可以预见,届时东莞将会对电动自行车说“不”,但究竟是全面禁止还是严格限制则要到下月底才有分晓。

  化解分歧凝聚共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目前有关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大争论的写照。

  在城市公交“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现实下,现有的数万名电动自行车主和69万多名摩托车主中的多数,在摩托车“退役”后计划转用电动自行车,来解决便利出行的问题。

  而东莞巨大的交通压力和交通安全管理压力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与便利出行相比,安全出行应该更为重要。毕竟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且只有一次。

  辩论双方没有绝对的对错高下之分,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并不可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从市民和外来人员的意见来看,主张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者相对冷静,而主张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一方,多是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主,与机动车主相比,他们面临的选择更少。由于利益攸关,他们的偏激之词处处可见,有失冷静。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东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应有的开放心态,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充分听取民意,体现出了一个服务型政府的负责任姿态。我们相信,不论分歧有多大,这种努力最终都能够凝聚共识。

  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出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以“非常之力”,完成使城市公交脱胎换骨的“非常之功”,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